國際腎科權威李錦滔:工作非苦差 處事目標要高 複雜事情簡單化
和李教授一年沒見,甫聚頭即告訴他:「你講過嘅『一念起,一緣生』喺過去一年,啟發我勇敢把握工作新緣份,渡過低潮。」我問教授如何克服艱辛時刻,堅毅自律的他,表示不敢說自己經歷過很多艱難:「我屋企並唔富裕,可以話係中下家庭出身,但我父母好鼓勵我向學, 而我讀書都算有少少聰敏,我肯努力,過關都唔係問題,所以讀書對我嚟講唔係一個好大嘅壓力。入九龍華仁書院讀中學前,我讀慈雲山聖文德小學,我1970年讀完小學,舊年…50年後我返番去小學,現任李校長同我重溫當年嘅成績表。我當時小學六年班全級140人考第一,但幾十年後先睇到原來當時班主任老師寫住:『領悟力強,宜更勤奮』,我完全唔記得佢寫過呢啲嘢,好發人深省。」
他的小學老師「全中」,教授領悟力強,但從未偏離過航道,人生每個階段都很努力,沒有自滿與鬆懈:「我覺得自己係一個有傲氣但謙虛嘅人,我唔會喺人哋面前炫耀,我係一個普通人家,家境根本冇得炫耀,但喺工作上我係一個Achiever,我認為某樣嘢值得做呢,我就會盡力做好佢。大部分時間我都係向住目標方向,下定決心向前。至於生活上有冇艱難時候,因為我對於生活嘅要求好低,我唔會需要著名牌,我覺得整潔得體就得㗎啦,對於錢,我係唔要求高嘅,所以並冇要令生活更舒適、更富裕嘅壓力。呢個可能係上天對我嘅恩賜、憐愛。我經常都會感謝我父母,佢哋畀到兩樣嘢我,一個係好奇心,一個就係滿足嘅心。得到一樣嘢我就會感恩,同時唔會去苛求物質上嘅東西,而且我好好彩,周邊嘅朋友對我都好好,朋友係互動嘅,變成喺好多方面嚟講,都可以話得到上天嘅眷顧。」
廿九年北上沒間斷
親切、踏實的李教授,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包括對工作的堅持和熱度。
「我早前上北京,帶同我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團隊會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同埋中國醫師協會,同一時間,我見番一啲認識咗幾十年嘅腎科朋友,因為我早於1996年已經返國內交流, 廿九年前上去交流嘅人唔多,我都算係比較早期。我差唔多年年都上去講學幾次,上足廿九年。呢廿九年,香港腎科界仲有繼續上去嘅人,只剩番我一個
我好幸運,我1983年港大醫科畢業後, 94年已經做咗顧問醫生,跟住我2001年就做咗香港腎科學會主席,可以話係早出道 ,亦都開始更多同國內及國際嘅腎科學術會議上做定期交流、聯絡,識朋友、做學術研究等等。最近我同啲老友傾偈,講開國內嘅腎科,原來已經出咗我認識嘅五代人。有年紀大我二十年以上、大我二十年、十年、同期,到細我十年,然後開始有細過我接近二十年嘅。今次講開,無論喺北京定上海、南京、廣州等地嘅腎科,佢哋好早就認識我。最近有好幾位國內大學及三甲醫院嘅現任腎科主任都話:『李教授,我哋好細個開始見你喺台上做大會報告,一直都係聽你講課嚟學習。』(笑)」
無論你身處甚麼崗位,已經上到怎樣高的位置,不自滿就是成功的關鍵。
「我唔會覺得自滿,感覺滿足雖然都重要,但我到今時今日都冇停頓過,我仲係不停諗緊有乜嘢搞,譬如我當年做過威爾斯親王醫院十八年副院長,任內同院長分擔工作,接受一啲任務,有啲都唔係我自己嘅專業。我係腎科醫生、內科醫生,但其實有一段好長時間,我係睇住新界東聯網嘅基層醫療、家庭醫學,到今時今日,整個新界東聯網家庭醫學嗰啲醫生,都對我好尊重。佢哋最近喺北區開咗一個北區社區健康中心,呢個計劃其實係我開展嘅,2007年開始籌劃,中間因為好多因素而停頓過,到今年2025年佢哋開幕時,我已經唔再做新界東聯網家庭醫學,或者基層醫療嘅總監,但佢哋都仍然請我返去出席開幕。我話:『你哋真係好,仲記得我!』我都不諱言,我覺得佢哋係真心愛戴我嘅。」
我喺媒體工作多年,真心感受到各行各業的領導、主管、高層,沒多少個能夠得到下屬、夥伴的真心愛戴,誰不想有個好老闆呢!好老闆的最基本 — 關懷同事、有責任感、不要講一套做一套。
「我做副院長時,亦睇住整個新界東聯網嘅職安健,職業安全健康本來都同我冇關㗎啦,而我當時要減低同事嘅工傷意外(IOD,Injury on Duty),其實喺醫院有好多工傷,例如被針刺到、推牀抬牀撞到、抬病人扭傷腰、整傷手咁。工傷之後,我哋有一個團隊,去幫受咗傷員工處理佢哋嘅個案,叫做OMCS, Occupational Medicine Care Service,即係職業治療關懷服務,我都負責咗十幾年,都做出一點成績。除非唔畀任務我,又或者我唔肯Take,如果我Take得嘅,一定唔會淨係掛個名,我會做好佢,呢個係我人生嘅理念。」
管理團隊有技巧
我:「你帶領嘅團隊,有冇遇過一啲比較難搞、比較反叛嘅同事?」
他:「如果團隊成員全部係你新請嘅話,你當然可以通過面試去選才,但好多時你接手一個團隊,其實個Team早已經成咗型,咁你就要去發揮每個人嘅強項。第一件事就係要認同及接受(同事),唔可以一唔鍾意就炒人,要喺團隊入面識別比較棘手、難搞嘅同事,視乎佢嘅職級,如果佢階梯較低,我通常都會向佢嘅直屬主管了解,但到某個階段如果覺得我出手會幫到手,我都會見見個同事。如果直接Under我嘅同事出問題,我會去瞭解多啲佢嘅長處、短處,盡量令佢覺得有發揮機會,取長補短。遇到同事出錯,其實有一個管理技巧。大家咁大個人出嚟做嘢,都要顧面子,我可以話你聽,我好少喺開會時指責同事,都係私下同佢哋溝通。而喺公開場合遇到有外人指責我嘅下屬,如果錯不在我方,我都會維護。」
李教授有一句金句,十分啟發我們打工仔的 — 你不要為了三年內要升職,於是就去做那些、那些和那些,你應該要因為做好了這些、這些和這些,因而在三年後獲得升職機會。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隨著香港的經濟大環境的轉變,打工仔未必可以用表現賺取前途,因為現在的公司紛紛削減預算。李教授怎樣看經濟不景所帶來的影響?
「我哋醫學界都辛苦嘅,無論係睇門診嘅數目,病人數目、巡房睇病嘅數目,或者要同病人家屬溝通嘅要求,都比起我當初做醫生時大咗好多。我見到好多巡完房嘅同事,好多時間都要拎住個電話同病人家屬溝通。我哋初初出嚟做嘢,唔會有呢個情況,一定會叫個家人嚟醫院,同我哋當口當面講。我經常都講,可能做醫療界已經算好,對醫療人手其實一直都需要,尤其是而家老年化,多咗好多慢性病,所以醫護人員嘅需求暫時都好大。如果你想搵一份穩穩陣陣嘅工,都算有一個穩定嘅收入,努力讀書做醫生、護士或專職醫療都係好嘅行業,但唔代表工作量唔大嘅,講下醫專,我哋都十分關注醫生嘅身心健康(Well-being),唔只係關注年輕嘅醫生喎,上咗年紀嘅醫生我哋都好關心。香港大概有一萬七千個醫生,專科醫生就有九千五百位。九千幾人,我哋個群組都好大,關注佢哋嘅Well-being,其實都冇一個Quick fix 㗎喇,希望大家盡量去減低一啲不必要嘅工作、減低一啲唔需要做嘅嘢,我最討厭嘅就係,簡單事情複雜化,我最喜歡複雜事情簡單化。」
不忘初心不覺辛苦
李教授一直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他的重中之重還有他的同事、他的工作團隊。一切為了甚麼?因為對人和事的尊重與熱愛。
「成日都講,你嘅初心係乜呢?現在唔可以唔講『工時』,但我哋剛剛畢業做初級醫生時,一個禮拜七、八十個鐘(工時)等閒啦, 連續三十六個鐘工作點會唔辛苦,你可以話後生當打嘛,但我覺得如果你做醫生下下計時,咪好似返工廠打卡咁囉!你覺得嗰樣嘢值得做,你自然就會延長工時都去做。譬如咁多年嚟,我仍然會夜晚返去醫院,或者星期六、日返去巡房見病人,我從來都唔覺個係負擔、苦差,唔會覺得星期日巡房好慘。如果想賺好多好多錢,醫生唔應該係你選擇嘅行業。」
我:「教授,你嘅開心嚟自乜嘢呢?」
他:「我嘅開心嚟自滿足感,滿足到我工作上嘅要求,滿足到我更進一步、更上一層樓。更上一層樓唔係指職位,而係譬如我搞嘅香港腎科學會、全球華人腎臟病學會、內科醫學院、我現在新做醫專嘅主席咁,我希望我會帶多啲新嘅想法、新嘅項目,令到由我領導嘅學會又好、學院又好、劇團都好,都可以再做多一啲,更加有聲有色啲。譬如我做音樂劇團嘅主席,我會想令到社會有更多人認識香港廣東話原創音樂劇;我當年做香港腎科學會,我希望可以令學會喺國際上更受認同、更加有佢嘅國際視野;醫專,我想提升更高學術水平,有更多醫生參與活動,同國際及國內學者有更多交流等等。『發揚光大』真係一個方向,做到幾多唔知,盡力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