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善健談 運動創傷

【若善健談】長假後 來「聊」傷

健康
每逢長假過後,筆者診所總會出現較多與運動創傷相關的個案。最近較特別的,是一個在台灣踩單車發生意外的個案。病人年約四十多歲,於聖誕假期到台灣旅遊。由於當時天氣寒冷,他穿著厚重的衣服踩單車,不幸途中失控翻車,導致腳踝外側骨折。他立即在當地就醫,並接受初步治療及臨時固定。而他返到香港機場後,被送往醫院進行復位手術。

一般來說,在寒冷天氣下運動,相比起常溫環境,受傷風險可能更高。首先,厚重的保暖衣物或多層保護裝備,或會限制關節的活動範圍和身體靈活度,增加失誤風險。其次,低溫會導致肌肉和韌帶的彈性下降,使其更易僵硬,進一步增加拉傷或扭傷的可能。此外,寒冷天氣會降低痛覺敏感度,易令運動者忽視初期傷勢,繼續活動而加重傷勢。傷者或會在休息或脫掉保暖衣物後,發現受傷部位開始出血、腫脹,痛感才變得明顯。

除了踩單車受傷,寒假期間更常見的運動創傷,是來自雪地運動,而當中以膝蓋受傷最為普遍,特別是前十字韌帶損傷。這類傷害通常發生在下坡或高速轉彎時,膝關節承受巨大的衝力及扭力,若姿勢不正確或失去平衡,極易造成韌帶撕裂或斷裂。另外,半月板損傷也是雪地運動中的常見傷害。半月板是一種類似軟膠的組織,位於膝關節之間,猶如緩衝墊,分隔和穩定關節中的兩塊骨頭。一旦受傷,因其自行癒合的能力較差,往往需要手術治療。相比之下,副韌帶的損傷(如內側副韌帶)相對較易處理,因為它位於膝關節外圍,血液供應較為充足,自我修復能力較強。

預防這些運動創傷的關鍵,就是做好熱身運動、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強度,並正確使用防護裝備。運動創傷如果處理不當,有機會演變成慢性問題。以膝關節為例,當韌帶受損或半月板撕裂時,如果沒有及時診治,會影響關節的穩定性和緩衝功能。這可能導致關節活動軌跡改變,長遠或會增加關節退化的風險。

最後,建議外遊前必須購買旅遊保險,以確保意外受傷時能得到適當的醫療保障;其次,運動要量力而為,建議參與新的運動項目前先接受專業教練指導,學習正確技巧和安全須知;第三,若不幸受傷,切勿掉以輕心,應及時尋求醫療協助,以專業評估傷勢。只要充分準備及做好防範措施,就能盡興而歸,不必在長假後到醫院療傷了。

撰文:葉啟源醫生

骨科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