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老 飲食 抗老飲食|日食4隻蛋抗衰老防失智 抗老專家推3款長壽蛋食譜 1種食法不怕膽固醇高

抗老飲食|日食4隻蛋抗衰老防失智 抗老專家推3款長壽蛋食譜 1種食法不怕膽固醇高

飲食營養

廣告

老化乃人生必經階段,要為身心保持健康狀態,最直接做法就是從飲食著手。日本76歲抗老專家鎌田實指出,雞蛋是延緩衰老和預防多種健康毛病的理想食物。他又分享多個「長壽蛋」食譜,幫大家輕鬆補充蛋白質,同時攝取多種營養之餘又毋須擔心膽固醇過高。

蛋白質攝取的重要性

綜合傳媒報道指,年過40歲後肌肉會以每年1至1.2%的速度流失,如不加以控制好容易會影響壽命。鎌田實建議應積極補充蛋白質,每日攝取量應為「每公斤體重×1.2克」。如一名體重60公斤人士每日就要攝取約72克蛋白質。

雞蛋易於烹調營養高 補充蛋白質首選

針對攝取蛋白質途徑,鎌田實特別推薦雞蛋;一隻雞蛋(約60克)含有7至10克蛋白質,並且富含合成肌肉所需的胺基酸,如擷胺酸、白胺酸和異白胺酸,這些成分有助於肌肉修復和增長。與牛肉或魚類相比,雞蛋更易取得、烹調簡單且價格實惠,無論是忙碌的上班族還是不便下廚的長者,皆適合以雞蛋補充蛋白質。

「442」分配蛋白質攝取

鎌田實習慣每天食3至4隻雞蛋抗老,但他強調蛋白質的攝取應均衡分配;他建議以「4:4:2」的比例將蛋白質分配到三餐,亦即早餐和午餐各攝取40%的蛋白質,晚餐則維持20%。例如早餐不僅限於麵包,還可搭配茶葉蛋或水煮蛋,以維持營養均衡,並有效促進肌肉合成。這樣的飲食規劃能避免晚餐過量攝取蛋白質,減少消化負擔及肥胖風險。

雞蛋促進代謝減失智風險

雞蛋含有維他命A、E、D及B群,有助於延緩細胞老化,維持能量代謝、細胞健康及鈣質吸收;蛋黃中的卵磷脂和膽鹼有助於腦部健康,降低失智風險,而甲硫胺酸則是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維護大腦和神經功能。

3大「長壽蛋」食譜

鎌田實特別分享了3款簡單美味的「長壽蛋」料理,讓營養攝取不再枯燥乏味。

1.日式茶葉蛋

材料

雞蛋4顆、滷汁(烏龍茶包2包、和風高湯2大匙、水300毫升)、五香粉1小匙

做法

煮好水煮蛋後泡冷水,用湯匙輕輕敲裂蛋殼。將滷汁以中火煮沸,加入水煮蛋後以中小火續滷20分鐘。拌入五香粉後關火,續滷至冷卻即可。

2.雞蛋沙甸魚蓋飯

材料

雞蛋1顆、蒲燒沙丁魚罐頭半罐、韭菜半把、白飯1碗、油1/2小匙

做法

將蒲燒沙丁魚弄散,韭菜切成3厘米長段。平底鍋熱油後以中火炒熟韭菜,再加入蒲燒沙丁魚混合均勻,罐頭湯汁也可一起倒入調味。加入雞蛋,用筷子混合,雞蛋半熟時關火,盛到飯上即完成。

3.雞蛋炒拉麵(泡麵)

材料

雞蛋1顆、喜好泡麵1包、金針菇半袋、蟹肉棒4根、青蔥適量、芝麻油1小匙、水200毫升、太白粉1大匙、泡麵調味包半包至1包

做法

泡麵煮熟瀝乾,煮過的泡麵水倒掉。蟹肉棒剝絲,青蔥切成蔥花,金針菇剪成約1厘米小段。用芝麻油炒熟金針菇後,加入散蛋、蟹肉棒等食材拌炒。雞蛋煮到半熟後關火,把麵放在所有食材上。在水中加入太白粉、泡麵的調味粉包,混合均勻,最後淋上醬料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