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日注意| 日本百日咳疫情創7年新高 病菌現抗藥性有嬰兒染疫亡 出現4大病徵應即求醫
日本確診人數達7年新高
綜合《FNN》及《ANN》等日媒報道,日本國立健康危機管理研究機構(JIHS)統計,截至3月30日的一週內,百日咳感染人數較前期增加超過100人,全日本確診人數達到578人,創下7年來新高;全日47個都道府縣當中,以兵庫縣的感染人數最多(36人),其次是沖繩的35人、大阪的33人及東京的28人。
由今年年初至3月23日,日本全國累計確診百日咳人數達4100人,數字已超過去年全年總和的4054人。
百日咳傳染力可達流感10倍
日本關西醫科大學教授宮下修行指百日咳傳染力驚人;例如流感病毒的傳染比例約為1人傳給2人,但百日咳就可以1次傳播給16人,是流感的10倍左右。此外,日本各地陸續有報導指百日咳已出現「抗藥性菌」,導致以往常用的藥物失效,令百日咳威脅進一步加深。
百日咳|病徵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百日咳由百日咳博德氏桿菌所引致。患者感染初期可能沒有特別病徵,只會流鼻水、打噴嚏、輕微發燒和咳嗽。但咳嗽會日益嚴重和加劇,妨礙病人飲食和呼吸。細菌會令肺部受感染,嚴重者可導致抽搐及昏迷不醒。
日本傳媒則指,百日咳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但感染約2星期後病情或進入中期,有機會引發猛烈的痙攣性咳嗽;到感染後期,患者可能會持續低溫發燒並偶爾咳嗽,但亦有人的咳嗽會越見強烈,甚至出現咳斷骨的極端情況。
百日咳|潛伏期
- 潛伏期由4至21天不等,通常為7至10天。
百日咳|治理方法
抗生素能有效治療百日咳。如果兒童長時間發燒和咳嗽,且在咳嗽時出現嚴重的氣喘情況,應立即送院接受治療。
百日咳|預防方法
1.接種疫苗
2.保持個人衛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佩戴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及盡早向醫生求診。
3.保持環境衞生
- 經常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 漂白水與99份清水混和)消毒,待15至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 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後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1份5.25%漂白水與49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15至30分鐘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專家籲外遊時做好預防措施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日前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指出,日本及東南亞地區雖有百日咳等傳染病爆發,但本港感染數字仍處於非常低水平,並未有嚴重爆發。
他提醒如有家長趁長假期帶同未完成接種百日咳疫苗的子女外遊,就必須做好預防措施,例如避免去人多擠迫地方,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應戴上口罩,做好手部衞生。他亦提醒家長,若子女外遊期間或返港後出現咳嗽、發高燒、氣喘、甚至臉色轉黑情況,應儘快求醫,因嚴重感染可能需要入院,甚至要用到呼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