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齊昕 梁振英 梁齊昕猝逝|梁振英二女梁齊昕猝逝 倒斃服務式公寓享年33歲 注意猝死10大先兆手腳痺屬警號

梁齊昕猝逝|梁振英二女梁齊昕猝逝 倒斃服務式公寓享年33歲 注意猝死10大先兆手腳痺屬警號

生活健康

廣告

前特首梁振英的二女梁齊昕於筲箕灣一間服務式公寓身亡,終年33歲。

綜合本地傳媒報道,警方於昨日(8日)晚上10時40分接獲筲箕灣愛德街1號一服務式公寓職員報案,指發現一名女住客在15樓一個房間內暈倒。救護人員到場發現事主經已不治。警方調查後相信事件無可疑,案件列「屍體發現」處理,死因有待驗屍證實。

梁齊昕 梁振英 (圖片來源:IG圖片)
(圖片來源:IG圖片)

前特首梁振英今日(9日)清晨於社交平台發文稱「齊昕走了」,又指對方走得突然,「沒有留下集(隻)言片語」、「只是安詳的躺在床上」,並指對方前幾天才主動接種流感疫苗。

梁齊昕 梁振英 (圖片來源:IG圖片)
(圖片來源:IG圖片)
梁齊昕 梁振英 (圖片來源:IG圖片)
(圖片來源:IG圖片)

梁齊昕於1991年9月11日出生,是香港第四屆行政長官、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次女,她曾入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法律系,至2013年休學並返港。梁齊昕過去不少言行惹人關注;2015年,她在萬聖節期間於中環蘭桂坊消遣,期間懷疑情緒失控與的士司機口角,其母親梁唐青儀趕到現場卻遭梁齊昕掌摑,事件引起廣泛討論。

2016年,梁振英未有爭取行政長官連任,理由之一是「家庭原因」;當時他透露梁齊昕已留院多月,有傳她當時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私家房留醫,由精神科專科醫生負責治療。梁齊昕生前最後一則帖文於上月(3月)6日發出,以黑底白字指自己「非常不適」(Really really really really sick. And I’m rarely sick),並指自己會在3至5日內恢復過來。

絕大部份猝死由心臟問題引致

據香港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指出,猝死定義為癥狀出現後一小時內的死亡個案;猝死個案佔八至九成是心臟問題引起,除了先天有潛伏性的心臟病患如遺傅性心肌肥厚,就以冠心病和心臟衰竭是最常見成因。也有少於5%患者心臟結構雖然正常,他們猝死的原因可能與遺傳性心律不齊(如布嘉達綜合症Brugada Syndrome)或藥物有關。由於心臟病漸趨年輕化,以致猝死病者的年齡亦愈來愈少,特別是吸煙人仕。

猝死10大先兆 及時發現可保命

急性心臟病發的治療有黃金1小時,若果病人能夠在1小時內入醫院進行「通波仔」手術,拯救率可超過九成。只可惜臨床所見,很多人對突發心臟病的病癥認知不足,以致在病發時,常將不適誤以為是胃痛,疲勞或其他疼痛,延誤治療。綜合醫生專家意見,猝死前可能出現以下10大徵狀,值得大家注意:

  • 反覆腸胃道症狀
  • 經常性莫名疲累
  • 胸悶
  • 出現不明原因之疼痛
  • 頻繁心悸
  • 經常性眼前發黑、單側或雙側肢體麻木
  • 盜汗
  • 經常性頭暈或昏厥
  • 呼吸不順、口唇發紫
  • 失眠、經常性睡眠窒息

患高血壓 猝死風險高30%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科醫生盧曉曾指出,猝死個案近年有年輕化趨勢,當中不乏年輕運動員猝死個案;突如其來的劇烈運動後如出現胸悶、胸痛、頭暈、頭痛等徵狀就要特別留意。 他引用曾刊登於《中國急救醫學期刊》的研究結果,指30歲高血壓病人比一般人的猝死風險高出30%,提醒高血壓病人如血壓控制不佳就容易出現併發症,如腦出血、心肌梗塞等,建議30多歲的年輕人亦應注意身體健康,宜養成運動習慣、少捱夜或食宵夜,以免疲勞等因素日積月累,埋下猝死風險。

延伸閱讀:

梁齊昕去世|心臟病年輕化年殺7200人 8成猝死因心臟問題引致 熬夜、久重不動等6大壞習慣必戒

圖片來源:IG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