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料存放不當可致癌 12款調味料應放雪櫃 避免生霉菌毒素 放爐頭邊超錯
調味料儲存不當可致癌
有人為慳錢,可能會將調味品發霉的部分去除後繼續食用。消委會就指出調味品發霉時,霉菌的菌絲可能已經深入內層,肉眼無法察覺,霉菌毒素可能已經遍布整瓶。誤食這些毒素可能引起腸胃不適,長期或過量攝入更可能增加患癌風險。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如兒童、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食用發霉食品後,可能引發嚴重感染,甚至致命。
4大類調味品應放雪櫃
不當儲存調味料容易導致變質,但將所有調味料放入雪櫃也未必合適。消委會解釋,部分調味品放入雪櫃後,反而容易因「一冷一熱」而受潮。因此,應根據以下方法分類,將調味料放在適當位置。以下是四大類共約12款建議放入雪櫃的調味料:
1.香料混合調味料及調味醬
- 例子:辣椒油、XO醬、咖喱醬或芥末醬等
這些調味料含有多種香辛料及其他食材,某些成分如花生在室溫下容易變壞,開啟後最好放進雪櫃冷藏。
2.含蛋、牛奶,蔬果成分的調味品
- 例子:意粉醬、沙律醬、花生醬或果醬等
這些調味品容易變壞,開封後應放入雪櫃冷藏。堅果或種籽醬因不飽和脂肪含量高,容易氧化,冷藏能減慢氣化反應。高糖或高鹽的調味品水分含量低,不利細菌生長,但霉菌仍能生長,果醬開封後需冷藏以防發霉。
3.豆豉及其他發酵製品
- 例子:豆豉、麵豉醬、蝦醬或魚露等
這些由黃豆發酵而成的食品,開封後發酵速度加快,冷藏可減慢發酵速度。蝦醬、魚露等鹽含量高,細菌不易滋生,但香港氣候炎熱潮濕,開封後仍建議冷藏。
4.其他調味醬汁
- 例子:蠔油、叉燒醬、燒汁或調味糖漿等
這些調味料水分含量高,糖及鹽分未達控制微生物生長的濃度,開封後應冷藏以保持品質。
其他調味品儲存建議
除了上述調味料應放入雪櫃保存外,還有其他調味料應以其他方法保存:
應放室內陰涼地方的乾燥調味品
1.乾燥調味品
- 例子:乾燥香辛料(如五香粉、胡椒粉等)及粉狀調味料(如鹽、糖、蒜鹽、雞粉、生粉等)。
這些調味品從雪櫃取出後,遇到暖空氣會受潮,應放在密封器皿內,保存於陰涼處。
2.豉油
豉油鹽分高,不易變壞。可買小瓶裝,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但若豉油不常用,或在春夏季室溫較高時,亦可冷藏。
3.食油
食油內的不飽和脂肪易氧化,冷藏可延長新鮮期,但有些食油會於低溫下凝結。建議使用深色玻璃瓶盛載,儲存於陰涼乾燥的地方,並於2個月內用完。
未必需要冷藏調味品
酒、醋和茄汁等調味品的酸性能抑制微生物生長。高濃度的酒和醋存放於陰涼處不易變壞,但某些風味酒和醋可能加入了其他食材,降低了酒精濃度或酸度,開封後最好冷藏。茄汁產品雖然以易變壞的番茄為原料,但因含天然酸性,存放於室內陰涼的地方仍能保持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