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身高|發燒有助長高? 影響身高因素、營養補充+生活習慣注意事項
生長線如何正確評估兒童身高
生長線是醫生評估兒童身高和體重的工具,依據年齡和性別的不同,兒童的生長速度會有所差異。醫生通常使用生長曲線圖來進行評估。根據2020年香港生長研究,由衞生署、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及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共同制定的「香港生長圖表 2020」提供最新的參考標準。如果兒童的身高在同年齡、同種族和同性別的100位小朋友中排名最矮的2%,建議及早諮詢醫生進行檢查和評估。
青春期如何影響兒童身高增長?
一般來說,女孩子比男孩子更早進入青春期,通常在七至八歲至十二歲之間,而男孩子則多在九至十四歲開始。因此,女孩子在青春期初期身高增長較快,但進入青春期後期時,男孩子的身高增長速度則會超越女孩子。
遺傳是影響兒童身高的主要因素
即使營養、睡眠和生活習慣對兒童身高有重要影響,但在所有因素中,遺傳因素依然是決定身高的最大關鍵。父母的身高基因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最終身高潛力。
身高迷思:發燒會影響兒童長高嗎?
坊間流傳小朋友在無病狀況下發燒後會長高,但此說法缺乏科學根據。發燒期間,兒童的生長速度可能會暫時放緩。病癒後,孩子恢復食慾,營養補充足夠,生長速度會回復正常,給人一種突然長高的錯覺。
而兒童矮小的原因可分為病理性和非病理性兩類。病理性原因包括內分泌疾病(如生長激素缺乏症)、慢性腎衰竭、染色體異常(如特納氏綜合症)、遺傳疾病(如普拉德威利綜合症和SHOX基因突變)。非病理性原因則包括家族性身材矮小、發育遲緩及特發性矮小症。
身高迷思:睡眠有助促進兒童身高?
生長荷爾蒙主要在深層睡眠期間分泌,尤其是晚上10點至凌晨2點的慢波期。如果兒童經常睡眠不足或晚睡,會影響生長荷爾蒙的分泌,進而影響身高發育。
身高迷思:鈣質補充劑是否有助於兒童長高?
均衡飲食是促進兒童成長的最佳方式。微量元素如鈣質和維生素D對骨骼發育很重要。如果兒童日常飲食無法達到所需的營養攝取量,家長可以考慮適量補充鈣質或其他營養補充品,但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生長激素注射能否促進兒童身高增長?
生長激素由腦下垂體分泌,對身高發育和新陳代謝有多重作用。儘管有家長嘗試透過注射生長激素促進子女身高,但此類做法需在醫生建議和監察下進行,否則可能帶來副作用。
生長激素已被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達三、四十年,安全性高。但即便如此,仍有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如股骨頭骨骺滑脫(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需要透過手術治療。
巨人症的確與生長激素過量有關,但主要是因腦下垂體前葉腫瘤導致分泌過多所致。在醫生建議和監控下使用生長激素,不會導致此類情況。
家長兩個方向協助兒童增高
家長應密切留意子女的生長發育情況,特別是當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異常(如生長速度減慢、過早或突然長高、或身高明顯低於同齡兒童)時,應及早諮詢兒科醫生進行評估和檢查。
均衡飲食對兒童的成長發育至關重要。每種食物都含有不同營養素,重點在於確保營養均衡和攝取足夠的份量。尤其是蛋白質,對兒童身高發育尤為重要。
延伸閱讀:
運動有助兒童長高嗎?
適量運動有助促進骨骼健康和生長荷爾蒙分泌,如游泳、籃球、跳繩等運動對兒童增高有正面影響。然而,運動並不能改變基因決定的身高潛力,但可幫助達到遺傳潛力的上限。
兒童在什麼年紀身高增長最快?
兒童的身高在嬰幼兒期和青春期增長最快。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和青春期是兩個主要的生長高峰期,其中青春期的增長尤為明顯,男孩通常在13-15歲,女孩則在11-13歲之間。
如何判斷兒童是否需要醫生介入以促進身高?
當發現兒童的生長速度明顯低於同齡人,或在生長曲線圖中位於最低2%的範圍內時,應考慮尋求醫生意見。此外,如果孩子出現青春期過早或延遲等異常發育情況,也應諮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