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爸爸》入場前必讀9大重點!片尾劉青雲探監一幕最催淚 彩蛋曝光
電影《爸爸》入場前必讀9大重點目錄
1 / 劇本創作起點 為何再次真人真事改篇兇案
翁子光提到《爸爸》的劇本原是另一導演的想法,當時翁子光是獲邀做編劇,幫忙編寫劇本。翁子光指因為「荃灣享和街弒母殺妹案」與自己本身住處非常相近,所以一開始並不想寫《爸爸》劇本,但因為案發地點與住所相近,所以很清楚案發現場的地理環境和兇手的生活等等,加上當時在寫《踏血尋梅》的劇本,所以懂得如何用社會推理的方式來說那單案件,所以選擇有信心能夠寫好《爸爸》的劇本。
翁子光又指劇本是從兇手的爸爸角度出發,講述一個爸爸如何在經歷慘案後,在內心默默消化如何去做一個更好的爸爸、如何從思念中走出來。此劇本可以用簡單的故事,解釋最複雜的感情,這亦是自己會再次選用真人真事改篇兇案的原因。
2 / 畫面4:3比例的用意
《爸爸》的電影拍攝採用了4:3比例,翁子光解釋4:3比例不但能夠特寫人物的面容表情,亦能有種「Home Video」的感覺,拉進觀眾與電影入面家庭之間的距離,令觀眾更加投入與電影的情緒之中。
3 / 故事時間跳躍、不順時間剪接的原因
《爸爸》以「非線式」手法剪接,即不是以按時間順序、倒序等方法剪接,而是以不同人物切入,拼湊出主角爸爸的回憶。翁子光解釋自己的劇本向來就是非常跳躍,並在另一訪問中提到《爸爸》的故事就是爸爸的時光之旅,在尋找自己的旅途中可能會迷路,可能混亂,希望觀眾能夠陪伴爸爸一起走過所經歷的感情。
回到目錄
4 / 數碼相機時間制的寓意
電影中「數碼相機時間制」是一個重要的「電影符號」之一,數碼相機時間制的出現,是因為劉青雲曾經在拍攝現場提起,覺得「時間制好似一個機關,好似隨意門」。翁子光亦解釋指拍照可以把一秒捕捉,但是你人生你沒辦法捕捉那一秒,只要發生了就是發生了。
5 / 妹妹大爆劉青雲似「戇豆先生」
在戲中飾演妹妹的熊諾頤曾經講到爸爸劉青雲似Mr.Bean《戇豆先生》,原來一切都是導演和妹妹在私下聊天時得出的故事。當時妹妹就建議翁子光在戲中加插相關戲份,並不斷向翁子光商討何時正式爆肚。直到戲中一家四口拍攝長鏡頭食飯戲份,翁子光就吩咐妹妹即場爆肚,搞到全場都發自內心地笑,令場面顯得更加真實。
6 / 爸爸對誰的思念最大:女兒戲份的處理
戲中過世的女兒經常出場,主持人問到是否代表爸爸對女兒的思念最大,翁子光否認並解釋指爸爸對兩母女的思念應該是對等,對女兒的思念是「親情」,而對媽媽的思念是「親情加愛情」,理應對媽媽的思念最濃。翁子光指媽媽會出現得少,是因為爸爸會覺得太太捨不得自己心痛,但小女兒還笑,沒有太多捨不得。
7 / 片尾探監一幕兒子對白原來唔跟劇本
在片尾探監一幕,兒子對爸爸的對白中,「我琴晚夢到媽媽同妹妹,我同咗佢地講對唔住」一句原來並不是劇本中原有的對白。飾演兒子一角的蘇文濤(Dylan)在拍攝當時有所體會,認為兒子其實亦向對媽媽和妹妹道歉,只是沒有機會;加上爸爸一直以來堅持探監,沒有放棄自己,令兒子變得有勇氣去勇敢面對,所以故意編造夢境,想借夢境同爸爸解釋已經同媽媽和妹妹道歉,爸爸不需要再擔心自己對媽媽妹妹沒有歉意。
8 / 結局成年厚明(Edan)出獄是否一場夢境 ?
最後結局有拍到由Edan出演的成年「厚明」出獄,有人認為只是一場夢境,但導演翁子光就解釋並不是一場夢境,是自己特意加插的一幕。翁子光笑指自己「唔爭氣」,10年前的劇本是沒有這場戲,因為當時認為現實沒有太多希望,不希望用假想麻醉觀眾。但經過十年後,看過更多這種案件,自己性格開始有改變,希望能夠給予觀眾一個出口;至於加插類似夢境的環節是導演為自己留一線,給自己的一個交代。翁子光亦指非常期待真正的哥哥有一日出獄,與父親團聚時會有一個類似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