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早餐食物食太多 女子半年生10粒大腸瘜肉 醫生警告:癌變風險增95%
大腸癌是全球第二大致命癌症,其成因亦往往與飲食有關。有值得我們高度關注。有肝膽腸胃科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女子因為每天食用一種早餐常見食物,半年後發現大腸內出現了10顆瘜肉。醫生指出,大腸瘜肉可能引發大腸癌的風險高達95%。如果身體出現12種症狀,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號。
每日食一種肉 女子減4磅卻生10粒息肉
肝膽腸胃科專科醫生吳宗勤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一名女子3年前進行大腸鏡檢查時僅發現1顆大腸瘜肉,但在最近的檢查中,瘜肉數量竟增至10顆。醫生詢問她在這3年間是否有吸煙、飲酒、服用保健品的習慣,或飲食習慣是否有所改變,但女病人都一一否認。
女病人透露,自己過去一年她嘗試一種網上介紹的減肥方法,近半年來每天食用煙肉,體重的確減輕約2公斤(約4.4磅)。吳醫生指出,煙肉屬於加工醃製食品,是大腸癌的高風險食物,建議她停止這種飲食方式。
大腸息肉潛在風險 癌變機會或高至95%
台灣重症科醫生黃軒在Facebook上指出,息肉是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通常被視為良性腫瘤。然而,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若不及時切除,可能演變為癌症。針對大腸息肉,黃醫生指出,大腸發炎性息肉通常不易癌變,但大腸瘤性息肉的癌變風險較高。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約80%至95%的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惡變引起的,這反映出大腸息肉如不及時處理,惡化成癌症的風險相當高。
居致命癌症第2位 大腸癌年殺2,200港人
大腸癌位列香港最常見癌症第2位。於2021年,大腸癌新症共有5,899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15.3%。在2021年,每十萬香港人口中即有80宗新增大腸癌個案。男性和女性的發病年齡中位數分別為68歲及68歲。特定年齡組別發病率自50歲起顯著上升。大腸癌新症以男性居多,於2021年男女新症比例約為1.4比1。另外,大腸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2位。2021年大腸癌導致2,298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15.2%。
大腸癌4大高危因素
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缺乏體能活動、肥胖、飲酒和吸煙。據統計,以下類別的人士患上大腸癌的機會較高︰
-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
-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 過往有大腸瘜肉。
-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大腸癌5大病徵 早期可以無症狀
早期的大腸癌或全無症狀。大腸癌的常見徵狀包括:
-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大便後仍有便意。
- 無故體重下降。
-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 身體出現貧血徵狀:手腳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