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飲錯方法功效「清零」 呷醋可降血糖抗三高 只需10毫升1個步驟變降血糖神器
廣告
呷醋有益健康?有營養師指出,醋是一種簡單且天然的血糖調節工具。有研究顯示,醋能有效降低餐後血糖,特別是在食白飯、麵包、番薯等澱粉類食物時,醋能防止血糖急升。然而專家亦提醒,醋如遇兩種物質,恐會令降血糖機制失效。
醋降血糖3大機制
台灣營養師楊承樺在其臉書專頁「運動營養師 楊承樺」中指出,有研究發現醋能幫助降低餐後血糖,尤其是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如白飯、麵包、番薯)時,飲少量的醋有助避免血糖飆升,其機制主要有3:
1.抑制澱粉酶
醋能抑制負責分解澱粉的酵素「α-澱粉酶」,讓澱粉消化變慢,緩和血糖上升變
2.增加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
研究顯示,醋可能促進肌肉細胞吸收葡萄糖,減少血糖在血液中停留時間。
3.透過基因調控影響代謝
部分動物與人體研究發現,醋可能影響某些與血糖調控相關的基因表現,進一步穩定血糖。
注意3大禁忌 降血糖效果「清零」
楊承樺提醒,醋的降血糖效果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有效。如果與「單糖」或「精緻糖」同時食用,醋的降血糖效果將失效;具體而言,以下飲食方法都會令醋的降血糖功效喪失:
- 醋+可樂(可樂的糖分是單糖,醋無法干涉)
- 醋+糖果(精緻糖會直接被吸收,醋攔不住)
- 醋+含糖飲料(加再多醋,血糖還是會飆升)
正確「呷醋」方法10毫升就有效
楊承樺續指,有研究顯示每日攝取10至30毫升的醋,能降低餐後血糖反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醋不僅降低了空腹血糖,還降低了糖化血色素,顯示其對長期血糖控制的潛在幫助。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每增加1毫升醋的攝取,空腹血糖可降低約1.255 mg/dL,增加醋的攝取量可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楊承樺提醒,醋只是減緩澱粉類食物消化速度的工具,攝入的熱量仍會進入體內,只是血糖上升的速度較緩和,減輕胰島素的負擔。要達到最佳效果,他建議在餐前飲用1至2湯匙的醋,並加水稀釋以減少對胃的刺激;另外亦可將醋與澱粉類食物如飯、麵、薯仔等一起食用,或加入沙律、醬汁或泡菜中,讓醋成為簡單又天然的血糖調節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