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生逾40粒瘜肉切完又生 醫生教食1種食物抗大腸癌瘜肉成功「清零」
糞便帶血揭患大腸癌 瘜肉「切完又生」極困擾
台灣肝膽腸胃科專家楊子緯醫生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分享病例,指一名50多歲的男患者因糞便潛血陽性而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有超過20粒大腸瘜肉,其中一粒被確認為「原位癌」,即第零期大腸癌。當時醫生已做手術將瘜肉切除。然而事隔半年後事主覆診,赫然發現又再長出10多粒新瘜肉。
其後,醫生再做手術將瘜肉切除,惟瘜肉卻不斷復發。儘管患者已經戒煙戒酒,但瘜肉問題仍未解決。
遵循醫生指示多食魚 大腸瘜肉成功「清零」
楊子緯醫生指出,大腸瘜肉和腫瘤的形成主要與基因和生活習慣有關。他建議患者增加蔬菜攝取量,並將肉類改為魚類。隨著飲食的調整,患者在第4次覆診時,新增的瘜肉數量大幅減少至5粒以下,到第5次覆診時,瘜肉經已「清零」。
魚類與大腸癌風險關聯
有關「不吃肉改食魚」何以能夠改善瘜肉問題,楊醫生提及一項涵蓋英國、法國、德國等10個歐洲國家的研究,追蹤52萬名參與者的飲食習慣,特別是魚類的攝取量和種類。研究發現,每周攝取超過357克(約2至3份)魚類和貝類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比攝取量低於65克(約1份)的人低12%。
每周攝取100至200克魚類的人,風險也降低了7%。研究指出,脂肪含量高的魚類防癌效果優於脂肪含量低的魚類,而單獨攝取貝類則與大腸癌風險無關。研究推測,魚類中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他命D、維他命B12、硒及特殊胺基酸是預防大腸癌的關鍵因素。
大腸癌|大腸癌的成因
衞生防護中心指大腸癌有以下的高危因素。
- 高動物脂肪和低纖維(如蔬果)的飲食習慣
- 缺乏運動
-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
- 結腸長期發炎(又稱潰瘍性結腸炎)或長出息肉
大腸癌|大腸癌研究:呢段時間食飯最高危
美國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研究團隊調查了664名進行大腸鏡檢查的人士,了解其飲食習慣。研究人員把晚食定義為在上床前3個小時內進餐,每周有4次晚食,就定義為「晚食者」。調查發現42%人表示自己有晚食的習慣,而這班晚食者患大腸癌的可能性比非晚食者高46%。
為何晚食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研究人員解釋,可能是此舉會破壞胃腸道的內在生理時鐘所致。
大腸癌|大腸癌常見症狀
-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 無故體重下降
-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 大便時有尚未排清的感覺
- 身體出現貧血徵狀:手腳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頭暈
大腸癌|大腸癌與痔瘡有何分別?
大腸癌的症狀有時與其他良性疾病相似,尤其是痔瘡,不慎誤會有可能延遲求診,究竟如何分辨兩者?香港防癌會出版之刊物《大腸癌治療與預防》指出,大腸癌的症狀的特點在於症狀多數是持續及不斷惡化,如果症狀在短時期出現而持續的話,就要請教醫生,尤其是大便出血。
大腸癌|大腸癌的高危人士
雖然大腸癌的成因未明,但據統計以下類別的人士較高危:
- 年過50
- 家族中有人患過大腸癌
- 自己或家族中有人患慢性結腸炎或結腸息肉
-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而纖維攝取不足
- 體重超標(BMI體重指標超過25)
- 飲酒過量
- 吸煙
- 極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