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生 高血壓

196磅外科醫生患高血壓 靠2招狂減30磅 毋須食藥捱餓踢走「三高」

飲食營養

廣告

許多人在減肥時選擇控制飲食,甚至忍受飢餓以減少食物攝取,但這樣的做法可能適得其反。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曾經體重高達89公斤(196磅),但他在一年半內成功減去14公斤(約30磅),不僅不需挨餓或服藥,還讓血壓和膽固醇恢復正常,重拾健康。

陳榮堅醫生在節目《健康晚點名》中透露,過去他體重曾達89公斤(約196磅),但當時並未意識到健康問題。直到40多歲時,體檢發現高血壓和高膽固醇,他才驚覺健康亮起紅燈。當時他的血壓高達160/100mmHg(正常值約為120/80 mmHg),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80mg/dL(正常值為130mg/dL以下)。陳醫生表示,若不加以控制,可能會面臨腦中風或腎臟損傷等風險,因此開始著手減重。最終,他在一年半內成功減去14公斤,體重降至75公斤,血壓和膽固醇也恢復正常。

靠2招減30磅遠離三高

陳榮堅分享了他成功減重的兩大秘訣,讓他在一年半內從89公斤減至75公斤,無需服藥或忍受飢餓,且不會反彈。

1. 「減、好、多」飲食法則

「減」醣類攝取

陳醫生建議減少進食飯、麵、麵包、水果、含糖飲品、酒類、餅乾、糖果等醣類食物,但不必完全戒除,而是盡量減少比例,以避免過多熱量攝取。

吃「好」蛋白質

他建議多攝取瘦肉、海鮮、雞蛋、無糖豆漿、豆腐、豆乾等食物,以獲取優質的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質。

「多」吃蔬菜

蔬菜富含膳食纖維,能提供飽足感且熱量低,即使多吃也不會攝取過多熱量。具體例子包括青瓜、海帶、番薯葉、椰菜花、西蘭花等。

2.增加運動量

除了飲食控制,增加運動量也很重要。陳醫生一開始嘗試球類運動,但因體重過重導致關節受傷,後來改為在家進行的運動,如掌上壓和深蹲。他建議減肥人士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如馬拉松、踩單車、游泳等,改為居家核心運動如深蹲、瑜珈、棒式運動、掌上壓等,以提高代謝率。

減肥免反彈2大關鍵

陳榮堅醫生強調,減肥應選擇正確的食物。由於醣類易被吸收,若將其換成青菜,吸收率會下降,效果會更明顯。但若刻意減少食量,容易出現反彈效應,即故意長時間不吃東西,導致再進食時吸收率大幅上升。他提醒,控制體重對健康至關重要,肥胖可能導致血管硬化,進而引發中風、心肌梗塞或腎臟問題,甚至增加癌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