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健康|哈佛研究揭老年健康關鍵 中年起必食6類食物 避免失智糖尿1類食物必戒
廣告
老化難以避免,但健康與否其實可以選擇。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調節飲食是健康老化的關鍵因素;研究指多食用指定類別食物的群體,較能夠在老去後保持良好生活品質,不致失智並能自理生活。相反,超加工食品則被視為健康老化的最大敵人。
哈佛研究揭健康老化秘訣
台灣基因醫生張家銘於社交平台上分享指,有關研究已發表於《Nature Medicine》,哈佛研究團隊對超過10萬人進行長達30年追蹤,揭示飲食對健康老化的重要性。
健康老化5大標準
張家銘指出,研究中對「健康老化」的定義不僅僅是活到70歲以上,還需滿足以下5個條件,包括:
- 頭腦清晰,無失智症狀
- 四肢有力,能夠自行行走
- 心情穩定,無憂鬱或焦慮
- 無糖尿病、心臟病等常見慢性病
- 能夠自理生活,不需他人照顧
健康老化6大類食物
研究結果顯示,中年後的飲食選擇對老年健康有顯著影響。那些飲食習慣最健康的人,其健康老化的機率是其他人的兩倍以上。研究中效果最佳的飲食模式是「AHEI健康飲食指數」,這種飲食方式並非要求清淡,而是有明確的方向。
- 蔬菜(深綠色和深黃色)
- 水果(特別是莓果類)
- 全穀類(如糙米、藜麥)
- 植物性蛋白(如豆腐、毛豆、豆漿)
- 優質油脂(如橄欖油、堅果、亞麻仁油)
- 適量魚肉
4類食物避食
- 加工食品(如香腸、即食麵、雞塊)
- 含糖飲料、果汁、奶茶
- 紅肉(如牛肉、豬肉)
- 高鈉醬料、反式脂肪(如奶油、酥皮類)
超加工食物屬健康大忌
張家銘強調,研究特別指出「超加工食品」是健康老化的最大敵人。這類食品包括罐頭湯、微波爐即食食物、香腸、魚板、冬甩、各式能量棒、餅乾、即食麵、快餐、含糖飲料和超甜果汁等,對身體而言是慢性毒素。研究顯示,食用超加工食品最多的人,其健康老化的機率減少了3分之1,腦部退化速度加快,身體功能下降,慢性病風險增加。
張家銘提醒指出「現在的飲食選擇是為未來的健康儲蓄」。例如早餐可以選擇無糖豆漿、水煮蛋和香蕉,而非牛油多士和即溶奶茶;午餐可選擇魚、菜和豆腐而非滷排骨和香腸;晚餐則可用橄欖油炒菜,搭配糙米飯,既飽足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