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女常頭暈經血量少以為過勞 拖延3個月揭生腫瘤確診大腸癌
廣告
一名40歲、任職金融業的女子經常頭暈,經血量亦有所減少。起初她以為只是過勞而未有理會,未料情況遲遲未見改善,一路再拖延3個月求醫驚揭結腸內有一時厘米大小的腫瘤,確診大腸癌。事實上,大腸癌是本港癌症殺手第二名,2019年就有超過2,000名港人死於大腸癌。與此同時,大腸癌早期的症狀並不明顯,加上表徵容易與其他問題混淆,故身體一旦出現特定徵狀就建議要多加留意、及早求醫。
常頭暈經血量少 OL以為工作過勞未求醫
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醫生在當地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個病例。一位40歲金融業OL頭暈和身體不適症狀已持續2至3年,她一直以為是工作過勞所致,未加重視。直到公司安排的健康檢查中,她才發現血色素水平顯著下降。陳醫師指出,事主在看完報告後,自行判斷為「缺鐵性貧血」,並開始服用鐵劑,但症狀未見改善。後來在親友的建議下,她前往陳醫生的診所就診。經過抽血檢查,發現鐵的數值正常,但血色素卻很低。進一步詢問她的經血量,她表示生理期血量正常,有時甚至偏少。
拖延3個月 檢查揭結腸有腫瘤確診大腸癌
陳醫生聽完事主描述後認為情況不尋常,於是安排了糞便潛血反應檢查,結果顯示潛血反應非常明顯。陳醫生告知事主必須接受大腸鏡檢查,因為無故血色素大幅下降可能與癌症有關。然而事主因工作繁忙而一再拖延,直到3個月後才進行檢查,最終證實她的升結腸有一顆4公分的腫瘤。
幸而腫瘤及時被切除,癌細胞尚未擴散至淋巴。考慮到OL年紀較輕且腫瘤較大,術後將進行最佳輔助性化療,以降低復發風險。
早期徵狀不明顯 大腸癌年殺逾2,000港人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部份,包括結腸、直腸和肛門,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大腸黏膜出現異常增生,形成大腸瘜肉,雖然大部分瘜肉是良性,但有部分會慢慢演變成為大腸癌 。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9年的數據顯示,大腸癌是本港第二大常見癌症,過去五年都有超過5,000宗新確診個案,同時亦是本港癌症殺手第二位,2019年因大腸癌死亡的人數超過2,000人,而男性的發病率比女性稍高,比例約爲1.4比1 。
早期大腸癌的症狀難以察覺,到末期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病症。視乎腫瘤的位置、大小和擴散程度等因素,大腸癌的醫治方式亦會有所變化。當你的排便習慣突然改變持續超過兩星期,或察覺大便的形狀與表面出現異常的情況時,便應該及早求醫,並尋求專業的大腸癌支援服務。
大腸癌|出現4大徵狀應即求醫
- 糞便帶血(鮮紅或深黑色)或附有黏液
- 大便習慣改變持續超過兩星期(例如間歇性便秘或腹瀉,糞便幼如鉛筆,排便後仍想再大解。)
- 持續腹部不適(腹脹和絞痛)
- 體重下降而無明顯原因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