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仔患骨肉瘤抗癌3年病逝 骨肉瘤惡化快致死率高 身上1個部位腫脹頑痛要注意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晟寶於15歲時入讀高中,當時經常感到腿痛,甚至會半夜痛醒。家人初時以為是生長痛易未加理會,直到疼痛情況惡化,晟寶被帶到醫院檢查終確診為骨肉瘤。

據報,骨肉瘤是一種發生於骨內、腫瘤細胞成骨的高級別惡性腫瘤,該病惡化迅速,致死率、致殘率極高。因容易發生在青少年和兒童身上,故又被稱作「青少年殺手」。
晟寶接受一段時間化療後,醫生建議孩子截肢,幸而手術勉強保肢,但晟寶的腿上卻留下長達43cm的「蜈蚣」疤痕;後來晟寶還曾收到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但誰知病情復發。至前日(17日)家屬在短影音平台稱,晟寶已於2月16日去世,結束與癌症長達3年的抗爭。
據香港兒童癌病基金資料,骨腫瘤是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其中可細分為「尤因氏瘤」及「骨肉瘤」;骨肉瘤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原發性骨癌,佔所有兒童癌症的百分之五。大部分患者的年齡介乎10至25歲之間。
骨肉瘤|常見發病過程
骨肉瘤主要發生在長骨骼上。最常見的原發位置是膝蓋附近、股骨下端或脛骨上端以及肱骨上端。骨肉瘤會局部破壞骨骼,並且侵蝕周圍的軟組織,然後沿著骨髓腔擴散。很多時候,癌細胞會在血液中擴散,最常見的擴散部位是肺和其他骨骼。
骨肉瘤|常見病徵
常見的不適是局部頑痛。身體檢查會顯示患處輕微腫脹,及骨骼上有軟組織硬塊,但鄰近的關節沒有積水,而關節的活動亦正常。在一些病例中,腫瘤會削弱骨骼,使骨骼容易出現骨折。全身出現徵狀的情形很罕見。
骨肉瘤|診斷方法
- 基本驗血 ─ 用以評估身體各項重要機能的一般狀況。
- 為患處的骨骼作X光檢查、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掃描 ─ 用以評估腫瘤局部蔓延的程度。
- 為肺部作X光及電腦掃描檢查 ─ 用以查察腫瘤是否已擴散至肺部。
- 骨骼同位素掃描 ─ 用以評估腫瘤局部蔓延的程度,並查察腫瘤是否已擴散至其他骨骼。
- 腫瘤活組織檢查 ─ 用以確定診斷。
骨肉瘤|治療方法
骨肉瘤的治療方法包括化療和外科手術。以前一貫的做法是切除受癌影響的肢體。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現時已能進行保留肢體的手術,既可安全地切除腫瘤,又不需割除肢體。這種外科手術並非人人適用,如果腫瘤的範圍太廣、或患處骨骼受感染、或病人年紀太輕而受癌病影響的是下肢,那麼就不宜進行保留肢體的手術。
在接受切除肢體或保留肢體手術後,患者需進行一套精心策劃的康復計劃,使肢體機能恢復原狀。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適應義肢,回復一切正常活動,包括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