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港年增5000患者 大便帶血、變幼條狀屬先兆 1種食飯習慣增46%風險
大腸癌目錄
大腸癌|蘇施黃大便帶血 揭乳癌後再患大腸癌
現年69歲的蘇施黃,繼2005年戰勝乳癌後,再於2022年10月揭患上大腸癌三期。她透露當時大便變得異常,隨後更大便帶血,入院檢查發現罹患大腸癌,需要即時接受腫瘤切除手術,幸手術相當順利,電子掃瞄顯示其癌細胞無擴散,但其後亦做化療。化療為其身體帶來不少副作用,如右手手臂及腳掌位置出現腫脹,服用中藥調理後有所好轉。休養一段時間後,她亦拍片分享患病的心路歷程,又向大家介紹一種令身體快速復原的簡單方法——「瞓覺」,每朝6時多醒過來,都不會立即落床,總之「百分之八至九十時間用來瞓覺」。
大腸癌|李琳琳體檢揭患癌 樂觀面對「輪到我喇」
現年76歲的資深演員李琳琳,在2011年時突發現大便稀爛,加上見血,當時剛巧要與丈夫姜大衛一起作身體例行檢查,終被確診患上大腸癌。個性樂觀的她,當下的反應是:「哦,輪到我喇!」。她曾在善寧會出版之刊物《生死兩相安3》撰文分享抗癌之道。當時做手術切除了10吋大腸,而在切除大腸內的10粒淋巴之中,醫生發現有1粒已起變化,判斷屬大腸癌第3期。手術過後,她要做12次化療,每2星期入醫院吊一次針,整個療程共半年,半年後總算畫上句號。經此一役,她表示會對起居飲食、生活作息、情緒管理各方面作出相當調適。
大腸癌|彭皓鋒突持續肚痾 揭患癌暴瘦30磅
現年54歲的TVB御用惡人彭皓鋒,在2023年7月證實患上直腸癌第3期。當初他發現排便習慣有異,以前2、3天才去排便一次,突然間卻肚痾一日2、3次,情況持續1、2個月都沒改變,於是求診。照腸鏡後發現直腸有個5厘米大的腫瘤,由於位置接近肛門,如果進行切除腫瘤手術,有機會終生用人工造口排便,對家人構成負擔,所以暫無開刀打算,主要以電療化療,目前病情時好時壞。患癌期間,由於要戒口,食量減少,體重在幾個月間由210磅急跌到170磅左右,足足暴瘦30磅!至於致病原因,他估計可能跟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因為近幾年多數吃飯盒,外賣食物較多油。
大腸癌|坂本龍患癌1年內做6次手術 抗癌時繼續創作
繼2014年患上咽喉癌後,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於2020年又被確診罹患直腸癌第四期,當時醫生表示若不接受治療,只能活6個月。在隨後的1年內,相繼做了6次手術,切除肝臟、淋巴管腫瘤、肺部腫瘤,之後不斷服藥。當時他曾在官網感謝醫護人員的照護,往後的日子將「與癌共存」。抗癌期間,他一直沒有離棄音樂,還不時創作音樂。2023年1月17日,在71歲生日之際正式發佈個人最新專輯《12》,同年3月28日,於東京都的一間醫院逝世,終年71歲。
大腸癌|何謂大腸癌?
大腸癌(又稱「結直腸癌」)是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香港常見十大癌症之一。每年平均約有5000多宗新症。香港防癌會出版之刊物《大腸癌治療與預防》指出,腫瘤原發於結腸部位(61%)的較在直腸部位(39%)為多,而患者則以男性較多,男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4:1。患者年齡方面,大腸癌很少見於20歲以下的人士,男女性在50歲前的發病率及死亡率相若。
回到目錄
大腸癌|大腸癌的成因
衞生防護中心指大腸癌有以下的高危因素。
- 高動物脂肪和低纖維(如蔬果)的飲食習慣
- 缺乏運動
-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
- 結腸長期發炎(又稱潰瘍性結腸炎)或長出息肉
大腸癌|大腸癌研究:呢段時間食飯最高危
美國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研究團隊調查了664名進行大腸鏡檢查的人士,了解其飲食習慣。研究人員把晚食定義為在上床前3個小時內進餐,每周有4次晚食,就定義為「晚食者」。調查發現42%人表示自己有晚食的習慣,而這班晚食者患大腸癌的可能性比非晚食者高46%。
為何晚食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研究人員解釋,可能是此舉會破壞胃腸道的內在生理時鐘所致。
回到目錄
大腸癌|大腸癌常見症狀
-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 無故體重下降
-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 大便時有尚未排清的感覺
- 身體出現貧血徵狀:手腳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頭暈
大腸癌|大腸癌與痔瘡有何分別?
大腸癌的症狀有時與其他良性疾病相似,尤其是痔瘡,不慎誤會有可能延遲求診,究竟如何分辨兩者?香港防癌會出版之刊物《大腸癌治療與預防》指出,大腸癌的症狀的特點在於症狀多數是持續及不斷惡化,如果症狀在短時期出現而持續的話,就要請教醫生,尤其是大便出血。
回到目錄
大腸癌|大腸癌的高危人士
雖然大腸癌的成因未明,但據統計以下類別的人士較高危:
- 年過50
- 家族中有人患過大腸癌
- 自己或家族中有人患慢性結腸炎或結腸息肉
-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而纖維攝取不足
- 體重超標(BMI體重指標超過25)
- 飲酒過量
- 吸煙
- 極少運動
大腸癌|大腸癌的檢查方法
大腸癌有以下4種檢查方法:
1.結腸內視鏡檢查(大腸鏡檢查)
- 現時最有效檢查下消化道的方法。
- 透過一支柔軟內視鏡能檢查整條結腸及迴腸末端。
- 整個檢查需時約10至45分鐘。
2.大腸鋇劑灌腸造影檢查
- 一種診斷大腸疾病的X光檢驗。
- 放射醫生會將一條管通入直腸,再將含鋇的顯影劑灌入病人體內,然後進行X光拍攝,以便檢測大腸腔的輪廓和腫塊,凹陷性的潰瘍因而可被顯影出來。
3.直腸指檢
- 醫生穿上潤滑指套的手指由病人的肛門伸入至直腸內,指檢病人的大腸腔內是否出現腫瘤。
4.糞便隱血檢查
- 從病人糞便樣本檢測出糞便是否有隱血。
大腸癌|大腸癌的治療方法
大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外科手術和輔助治療。
1.外科手術
- 根治大腸癌的主要方法。
- 近年部份大腸癌切除手術已採用微創手術進行,不但加快病人康復過程,更大大減低了病人出現併發症的機會。
- 有個別病人或需作臨時或永久性造口。
2.輔助治療
- 輔助治療可以降低復發率。
- 輔助治療包括放射治療和化學療法。
- 部份第2期結腸癌或直腸癌病人或需進行輔助治療。
- 第3期結腸癌或直腸癌病人一般都需要輔助治療。
- 第4期結腸癌或直腸癌病人,當所有察覺到的腫瘤及已擴散的腫瘤都已經切除,才會考慮輔助治療。
大腸癌|大腸癌的預防方法
- 進食足夠纖維:因高纖食物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便秘,將有害致癌物質排出體外
- 蔬果含有豐富維他命等抗癌物質,多吃有助防癌
- 減少進食紅肉
- 日常飲食低脂少油,以蒸、焗、烤代替煎、炸、炒
- 進行適量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 不吸煙
- 少喝酒
- 適當的篩選檢查
資料來源:善寧會刊物《生死兩相安3》、醫管局智友站、香港防癌會刊物《大腸癌治療與預防》
回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