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全國政協常委何柱國患肺癌 煮食油煙暗藏致癌風

前全國政協常委何柱國患肺癌 煮食油煙暗藏致癌風險 用錯1款油煮一餐飯如食2包煙

腫瘤及癌症

廣告

前全國政協常委、現年75歲的商人何柱國昨日(17日)出席電台節目《光明頂》,期間被問及身形為何突然消瘦。他自爆原來月前曾確診肺癌,諮詢美國醫生後決定留港就醫,並於養和醫院接受治療,現已康復。

節目中,何柱國指美國醫生指「香港醫療技術好好,無謂飛過嚟,美國做到的香港都可以做到」,故決定留港就醫。人稱「煙仔何」的何柱國身為香港煙草創辦人何英傑的長孫,他在節目中就透露化療過程辛苦且「死唔去更辛苦」,呼籲聽眾戒煙。

另外,何柱國又稱曾經「相當唔鍾意」盧寵茂(醫務衞生局局長),因對方曾著力推行戒煙政策,認為「食煙仔都(有)自由吧,死唔死我有自由」,但經過患肺癌及化療一役,對對方已有改觀,

「後來諗返都想感謝佢,真係做治療嘅過程,你唔會死,但過程係好辛苦㗎,所以呢,我平衡過,我都係減咗佢唔食,我叫我啲朋友如食緊煙仔呢,減咗佢。」

肺癌列本港奪命癌症首位 年殺逾3,700港人

在2021年,肺癌新症共有5,978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15.5%;男女宗數比例約為1.4比1。肺癌是本港的首位致命癌症。2022年共有3,782人死於肺癌,佔癌症死亡人數的25.7%,

6大肺癌風險因素 煮食油煙高危

醫管局指,吸煙人士患上肺癌的機會率是非吸煙人士的20倍,經常吸食二手煙會患上肺癌風險也會較普通人高2至3倍,另外長期吸入廚房油煙等因素,也會增加患肺癌風險。

  • 吸煙或常吸入二手煙
  • 長期缺乏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和含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
  • 長期吸入廚房油煙
  • 經常進食經燒烤、醃製的食物
  • 長期吸入燃燒香燭的煙霧
  • 種族或遺傳因素

非煙民亦可中招 用錯1種食油煮飯風險高

即使非煙民,其實亦有可能患上肺癌;台灣家醫科醫生柳朋馳曾提醒指,炒菜時的油煙排放如達5分鐘,則釋放出來的懸浮微粒(PM2.5)就會瞬間增加,並超過正常空氣的20倍,同時患上肺癌的機會亦會增加18%。

他又舉例指,如使用發煙點較低的食油,令煮食時產生大量油煙,甚或者煮食時完全未有開啟抽油煙機等設備,對肺部帶來的危害可等同吸兩包香煙。

4大招預防肺癌

預防肺癌可以從以下兩個重要方面入手:減少接觸致癌因子和安排定期的肺部檢查,及早做好預防,降低患病風險。

1.減少接觸油煙

家庭主婦煮菜時常用大火快炒,但高油溫會產生大量致癌物質。建議減少煎、炸、大火快炒等高油量的烹飪方式,並使用抽油煙機來減少油煙暴露。此外,烹調時戴上口罩也能提供額外的防護。

2.減少居家空氣污染

祭拜時使用的香、檀香及蚊香中含有滑石粉、化學膠等有害物質,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肺部損害甚至致癌。建議祭拜時以手代香、減少使用其它香材,若需點香,務必確保室內空氣流通。

3.減少出入空氣差地方

空氣中的污染物看似難以避免,但其實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措施減少暴露風險。在霧霾或空氣品質差的日子應盡量減少外出,減少開窗通風(夜間通風疏散室內污染),並使用空氣清淨機。如需在室外長時間活動,建議佩戴專業防塵口罩,一般的普通口罩對空汙的防護效果有限。

4.避免吸煙、二手煙、三手煙

吸煙會導致多種肺癌,包括小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即使不吸煙,二手煙的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濃度是直接吸煙的20倍,殘留於環境中的三手煙也會對幼兒肺部造成損害,長期吸入二手煙的人罹患肺癌風險亦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