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症|心悸頭暈窒息或患驚恐症 李珊珊李亞男同中招 發哥曾壓力過大一周三度入院
驚恐症目錄
驚恐症|李珊珊:曾有瀕死邊緣感覺
1996年港姐冠軍李珊珊淡出幕前多年,之後傳出患上重病的消息,至2019年她為「精神健康基金會」拍片開腔自己患上驚恐症的心路歷程。她透露2017年首次出現發熱,冒冷汗,呼吸困難等症狀,更感到處於瀕死邊緣,其後被醫生確診為驚恐症。曾有一段時間需要入院接受治療,因為不停出入醫院,令她有種「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的感覺。幸慶她積極面對病情,情況慢慢好轉。在2022年的「2022年十大精神健康之星」嘉許典禮上,播出她訪問並鼓勵大家要勇於面對情緒病。她指出,第一時間要找專業精神科醫生及服藥,而康復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但信念、朋友的守護等都是強大後盾。
驚恐症|周潤發:一星期出入醫院三次
熱愛跑步的周潤發(發哥)常於不同場合發放正能量,想不到他也曾受驚恐症之煎熬!1999年接拍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之後(約2001年8月、9月開始)發哥經常出現失眠、呼吸困難、冒冷汗等症狀。試過一星期出入醫院三次,進行過全身檢查,發現結果一切正常,看過不少醫生也找不到原因。後來向心理醫生求助,方知悉患上驚恐症。當時發哥進軍荷里活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加上對自己要求過高,而引致情緒問題。後來他學會放鬆心情、放下壓力,定期見醫生並且服用抗抑鬱藥,花了3個月時間情況便有好轉。
驚恐症|李亞男:雙手勁抽筋似觸電
李亞男與王祖藍於2015年結婚,一直是娛樂圈中的模範夫婦。不過恩愛之餘,2017年卻傳出因王祖藍工作太忙,冷待了嬌妻,加上李亞男太過依賴丈夫,最終導致患上驚恐症,更曾一度入院。驚恐症爆發時,李亞男感到心跳劇快,整個人抽搐,呼吸困難,症狀恍如心臟病發,身邊的王祖藍嚇到半死,擔心她會隨時窒息,便立即送她入院。當時她情況相當嚴重,雙手屈曲抽搐得恍如觸電,連醫生想替她抽血也抽不到。經醫生診斷後,他認為李亞男的驚恐症只屬偶發情況。王祖藍自此盡量不開夜班,多陪太太。
驚恐症|余文樂:在機上病發無法呼吸
余文樂近年主力打理自家潮牌,甚少拍戲或公開露面。不過2023年9月在台灣出席活動時,向傳媒透露自己由2017年開始患上恐驚症,變得害怕人群。早於2021年他已在IG出限時動態,自爆之前因長期工作壓力而患上驚恐症:「我三年前突然在飛機上很害怕,然後手腳發麻,呼吸不了,我感覺我快要死,所以我衝去了找空姐說,我不行,我要回去,我不要飛了。後來空姐幫忙問機上有沒有醫生,剛好有一位外國醫生,他檢查後,給了我吃一點鎮定劑,我才平安度過這趟機程。」定期吃藥一年後,告別情緒問題。想不到事隔兩年後,竟然復發,但他相信只要保持正面態度和心情,並定時食藥,緩和病情。
何謂驚恐症?
驚恐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根據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指出,驚恐症是於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重複出現原因不明和突如其來的恐慌突襲——大腦的警號無故及失控地響起。久而久之,患者便會因為這些無緣無故而又特如其來的「恐慌突襲」而產生憂慮,令其抗拒和逃避外出、上班及上學,嚴重地影響其日常的生活。
回到目錄
驚恐症患者女性比男性多2倍
根據統計,現時約有4%香港人受驚恐症所困擾。驚恐症的發病率為2至6%,男女病發的比率則為一比二。任何年紀的人都有可能患上驚恐症,而第一次發病的平均年齡為25歲。首次病發期常出現於青少年時期至30歲。
回到目錄
驚恐症的成因
綜合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及關注精神健康問題的組織「Mind HK」的資料,恐懼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遺傳因素:重要的病因。超過三分一的驚恐症患者會有一位家庭成員亦患有此病
- 環境因素:例如童年時傷痛的經歷、父母本身的焦慮表現等
- 醫學研究報告:最近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腦部所產生的血清素失衡,導致緊張的生理反應在不明的原因及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出現
- 壓力因素:長期壓力會令人感到焦慮及沮喪,並會降低人對特定情景的適應能力。這會令人對在再次身處該場景感到不安,容易發展成恐懼症
驚恐症的症狀
關注精神健康問題的組織「Mind HK」指出,恐懼症有以下兩大方面的症狀。
生理症狀
- 感到暈眩
- 感到窒息
- 心跳加速
- 胸口不適
- 流汗
- 突然感到炎熱或寒冷
- 呼吸困難
- 嘔吐或腹瀉
- 麻痹或有被針刺的感覺
- 發抖
其他症狀
- 感到與現實世界抽離
- 感到與現實世界失去聯繫
- 感覺自己靈魂出竅
- 害怕暈倒
- 害怕失去控制
- 害怕死亡
驚恐症的高危群組
- 家族史:有驚恐症或其他焦慮症家族史的人,風險較高
- 女性: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驚恐症
- 年輕成人:特別是18至30歲之間的人,發病率較高
- 慢性疾病患者:有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或其他慢性健康問題的人
- 生活壓力大的人:經歷重大生活事件(如喪失、離婚、失業)的人
- 性格特徵:具有高焦慮性或完美主義傾向的人
驚恐症自我測試
想知道自己是否有驚恐症的風險?不妨參考美國精神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的自我測試方法。
如你於10分鐘內出現以下4項或以上特徵,便可能患上驚恐症,需尋找醫生進一步的檢查:
- 心悸
- 流汗
- 發抖
- 感覺自己呼吸困難
- 感到自己好像窒息
- 胸口感到痛楚或翳悶
- 作嘔或腹痛
- 頭暈或面色青白
- 感到面前的一切虛幻或不真實
- 害怕自己失控
- 害怕自己會死亡
- 發麻或針刺的感覺
- 發冷或面紅耳熱
驚恐症預防方法|腹式呼吸
台灣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潘怡如醫生在當地健康節目《愛健康》指出,一旦恐慌症發作時才進行呼吸練習或已太遲,建議大家平時應早晚練習「腹式呼吸」,以收預防之效。
「腹式呼吸」口訣簡單,鼻子吸,嘴巴吐,可以先鼻子吸氣數3秒,憋住氣3秒鐘,嘴巴吐氣3秒鐘,至少做30次。
她建議從躺著進行練習,以達致深呼吸的概念,因為當氣往下沉,有助於橫隔膜的郁動,令它觸動到副交感神經,使我們變得放鬆。
回到目錄
驚恐症的治療方法
驚恐症並非不治之症,只要接受適當的治療,病情是可以加以控制,痊癒率大約為七至八成。藥物及心理治療是兩個主要的方法,有助於緩和病徵及減低病發的風險。
藥物治療
醫生會用上調節大腦血清素的藥物,以改善腦內血清素失衡的情況。通常醫生處方的第一線藥物為SSRI,它比舊一類的藥物在安全性及受藥性方面更為理想。在使用份量恰當下,發病情況在大約4至6星期會有所改善。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驚恐症主要的心理治療方法。心理治療的內容大約分為以下兩大部份。
- 增加病人對驚恐症有更多的了解及認識,包括驚恐症的成因或其病發的情況等。
- 教導病人在病徵出現時如何處理及面對生理上的不適,如肌肉放鬆的方法及呼吸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