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頸 VTC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全栢謙Bosco)曾喜歡躺在沙發和床滑手機,僵硬而不當的姿勢無形中增加腰椎的壓力,久而久之開始出現肩頸疼痛,啟發他和同學開發「iPosture」。

4學生研AI「神器」成低頭族救星 監測玩手機頸椎姿勢防烏龜頸

筋骨痛症
都市人「機不離手」已成習慣,低頭使用手機的姿勢不當對肩頸造成負荷,容易衍生肩頸痠痛,輕則有「烏龜頸」、「寒背」等影響體態,嚴重的可引致頸椎炎,治療「手尾長」。因有成員有躺床滑手機的壞習慣而引致肩頸疼痛,促成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團隊開發一個名為「iPosture」的手機應用程式,應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及空間音頻(Spatial Audio)等科技,用家只需在用手機時戴上藍牙耳機,系統便可透過耳機內置的頭部運動追蹤功能,實時監測用家頭頸錯誤的姿勢和角度,並即時提醒和糾正。另外,「iPosture」又設小遊戲,利用環迴立體聲讓用家循小貓叫聲活動頭部,輕鬆地伸展肩頸。曾試用應用程式的物理治療師大讚簡單易用,而且寓治療於娛樂,創意滿分。
烏龜頸 VTC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全栢謙(Bosco)曾喜歡躺在沙發和床滑手機,僵硬而不當的姿勢無形中增加腰椎的壓力,久而久之開始出現肩頸疼痛,啟發他和同學開發「iPosture」。(圖片來源:VTC提供)
VTC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全栢謙(Bosco)曾喜歡躺在沙發和床滑手機,僵硬而不當的姿勢無形中增加腰椎的壓力,久而久之開始出現肩頸疼痛,啟發他和同學開發「iPosture」。(圖片來源:VTC提供)

愛慵懶躺沙發滑手機 損肩頸致「飲水都痛」

「iPosture」的「誕生」故事源自開發團隊隊長全栢謙(Bosco)的一個壞習慣,他笑稱:「從前的我最愛『攤』在沙發和床滑手機、看電視或看書,一坐便坐上數小時動也不動,僵硬而不當的姿勢無形中增加腰椎的壓力,久而久之,我的肩頸開始出現狀況,初時僅感肌肉繃緊,後來出現『瞓捩頸』般的肩頸僵硬及疼痛,情況愈見嚴重,甚至一度連舉頭喝水等簡單日常動作也感痛楚,要貼上鎮痛貼才可紓緩不適。」

幸Bosco及早發現痛症根源是自己坐姿不當,他跟另外三位同樣修讀職業訓練局(VTC)軟件工程高級文憑課程的同學—符嘉宏(Vincent)、葉卓榮(Edison)和郭沛柟(Louis)分享自身經歷,發現身邊不少朋友皆曾受肩頸膊痛的都市病困擾。他們在資料搜集時更發現,有本港私家醫院曾進行問卷調查,發現七成半受訪港人在過去一個月曾經歷疼痛,而逾六成受訪者指最常疼痛的部位是肩頸、其次是腰背。此四名年輕人忽發奇想,希望運用所學的專業創科知識,開發一個提供實時監測和改善「低頭族」不良頭頸姿勢的手機應用程式。

烏龜頸 用家只需戴上指定作業系統的無線藍牙耳機,並連接智能手機,系統便會利用耳機內建的頭部追蹤功能,實時監測用家的頭頸移動幅度。(圖片來源:VTC提供)
用家只需戴上指定作業系統的無線藍牙耳機,並連接智能手機,系統便會利用耳機內建的頭部追蹤功能,實時監測用家的頭頸移動幅度。(圖片來源:VTC提供)

追蹤頭頸移動幅度配合AI分析 「哭臉」提醒用家注意姿勢

不少人使用手機時,通常同時戴上無線藍牙耳機,而「iPosture」手機應用程式的優勢正正如此,無需添置或穿戴額外的坐姿調整和追蹤感應器,用家只需戴上指定作業系統的無線藍牙耳機,連接智能手機後,系統便會利用耳機內建的頭部追蹤功能,實時監測用家的頭頸移動幅度。研發成員Edison表示:「『iPosture』支援『背景執行(Background Process)』功能,即是用家在啟用『iPosture』時,不影響同步使用手機通電話、聽音樂、上網課等操作,變相不影響日常工作之餘,更可實時監測用家在日常用手機時無意識的頭頸活動。」

Edison補充,系統獲取用家頭部運動的三維數據後,再利用AI分析「低頭」及「抬頭」的幅度和頻率,若發現長時間頭頸姿勢欠佳,系統會在應用程式的「動態通知」欄彈出「哭臉」圖案,並以文字和語音提醒要適時休息和拉筋放鬆,緩解肩頸壓力。如姿勢正確,「iPosture」則會送上一個「笑臉」圖案以作鼓勵。

用家可自訂最多五小時的監測,完成監測後,系統會自動生成健康報告,詳細羅列用家在監測時段的後仰、前俯及姿勢正確的時長、頻率及和趨勢,並妥善記錄,供用家參考和改善。

以遊戲學習肩頸伸展運動

要在繁忙的工作中記得適時伸展肩頸,放鬆心情,一個有趣的手機遊戲或可提升吸引力。除監測功能外,「iPosture」手機應用程式還設一款尋找小貓的小遊戲。負責遊戲開發的Vincent說:「用家戴上耳機後,會以環迴立體聲效果先後聽到不同方位播放貓叫聲,此時用家需朝聲音發出的方向轉動頭部,透過系統感應到頭部的移動角度,從而尋到小貓。此遊戲有效讓玩家多活動頭頸,放鬆肩背。遊戲採用空間音頻(Spatial Audio)技術,即是一種能增強聲音在三維空間中定位感的音頻技術,讓玩家聽到的貓叫聲有沉浸式的聽覺體驗,提升遊戲趣味。

Vincent補充此手機遊戲參考衞生署的頸部活絡伸展操、醫療機構的頸部伸展運動指南和大學所做的頸部疼痛相關研究等專業資料,設計「左望右望」、「側頭聆聽」和「低頭及仰望」等不同動作,加強肩頸拉筋效果。

獲註冊物理治療師試用 奪多個創科比賽獎項

學生作品除了具備創意,更需專業意見支援。為進一步優化作品,HKIIT團隊特意邀請一位本地註冊物理治療師試用作品。有16年臨床工作經驗的註冊物理治療師Vic欣賞「iPosture」的設計,他認為系統不僅簡單易用,學童和長者皆很易上手,當中的數據具參考價值輔助物理治療師的診斷和治療工作,他說:「肩頸痛是港人常見的都市病,長時間使用電腦和低頭滑手機是成因之一,如未被正視,嚴重者可導致神經痺痛,甚至蔓延至頭部及手部,或需以手術治療。患有肩頸問題的病人用手機時常無意識地脖子前傾,他們未必懂得跟物理治療師表達其姿勢有何不妥,而『iPosture』的圖表和統計數據具一定的參考價值,有助我們了解用家的日常生活習慣,從而作出更準確的建議。」Vic又稱讚頸部拉筋小遊戲十分有創意,建議未來可在遊戲中加入拉筋動作指示的語音指導,如雙手交叉放在頭部向下拉、手托下巴往上推等。

烏龜頸 HKIIT團隊開發名為「iPosture」的手機應用程式,應用AI及空間音頻等科技,用家只需在用手機時戴上藍牙耳機,系統便可利用耳機內置的頭部追蹤功能,實時監測用家頭頸的姿勢,並即時提醒和糾正。團隊成員為(後排左起)HKIIT講師雷華康、VTC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符嘉宏、學生葉卓榮、HKIIT高級講師郭譽豪、(前排左起)VTC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郭沛柟、全栢謙。(圖片來源:VTC提供)
HKIIT團隊開發名為「iPosture」的手機應用程式,應用AI及空間音頻等科技,用家只需在用手機時戴上藍牙耳機,系統便可利用耳機內置的頭部追蹤功能,實時監測用家頭頸的姿勢,並即時提醒和糾正。團隊成員為(後排左起)HKIIT講師雷華康、VTC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符嘉宏、學生葉卓榮、HKIIT高級講師郭譽豪、(前排左起)VTC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郭沛柟、全栢謙。(圖片來源:VTC提供)

負責指導項目的HKIIT高級講師郭譽豪表示,團隊下一步計劃在健康報告中加入改善頭頸姿勢的建議,如維持水平視覺,建議伸展拉筋動作等,使報告更全面。另外,團隊亦正積極優化使用者界面,他們曾邀請十多位同學試用和收集回饋,有人建議界面分類可更清晰和主頁的視覺設計可更吸引,他們遂在主頁加入「機械人」頭像和語音通知功能,提升用家體驗。

「iPosture」作品已於多個中港創科比賽中屢獲殊榮,包括「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移動應用創新賽2024」二等獎、「第10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資訊技術組優異獎、「第六屆大灣區STEAM卓越獎2024(香港)大專大學組—資訊及通訊科技」銅獎等。團隊早前又到杭州參加創科與創業相關的展覽,期間有多位創科業界人士試用其作品,分享專業意見。

關鍵詞
烏龜頸
圖片來源:VTC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