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全港破100萬隱性腎病患者 身體2個部位有臭雞蛋味屬病徵
調查:估計全港有百萬隱性腎病患者
香港腎臟基金會去年進行調查,為約1700名年齡中位數為65歲的香港市民進行身體檢查,發現當中有不少隱性腎臟疾病患者;有73%受訪者未發現自己患有高血脂;同時68%和56%的受訪者亦患高血糖和高血壓;36%的受訪者體重亦過重。就現時本港有超過100萬人已診斷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估計現時仍有100萬名隱性患者。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曾指出,由慢性疾病引發的腎病患者增幅驚人,指本港每年有逾千末期腎病新症,同時對上一年(2022年)末期腎病患者總數增至7000人,有近2000人正等候腎臟移植,期望市民可及早處理健康問題。
2種情況身體有臭雞蛋味道要留意
蔡醫師指出,即使體檢發現尿蛋白和肌酐指數異常,許多人因身體無明顯不適而忽視初期警號。有些人本身患有腎病綜合症或腎小球腎炎,但未能及時治療,當免疫力下降時,如感冒或感染,病情會迅速惡化。此外,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長期下去可能引發糖尿病腎病或高血壓腎損害等繼發性疾病。尿毒症患者因無法代謝廢物,身體會散發出臭雞蛋味,尤其在呼吸和排尿時最為明顯。
五字口訣及早發現腎病
台灣長安醫院醫生早前亦於Facebook專頁分享,指早期確診腎病可依據「泡、水、高、貧、倦」五字口訣自測:
- 泡:蛋白尿的泡泡呈小顆狀,大小均勻,且數分鐘後仍存在。
- 水:下肢水腫,按壓後凹陷不易恢復。
- 高:高血壓,收縮壓持續在14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或舒張壓在9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
- 貧:貧血,臉色蒼白,容易胸悶心悸,稍微運動就氣喘。
- 倦:不明原因的疲倦。
飲食太甜太鹹都傷腎
院方指出,控制鹽分攝取對腎臟健康有益。過多鹽分可能導致高血壓,進而損害腎臟功能,並增加腎臟負擔。除了鹽分,過多甜食及保健食品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日常應限制鹽分、甜食及保健食品的攝取量,並多喝水促進腎臟健康。若有心臟衰竭等病需限制水分攝取,應遵從醫護人員指示。
腎病多無徵兆 病情惡化可致命
據智友站資料,腎病很多時是無徵兆的。腎功能衰竭可影響身體所有器官的運作,當發展至末期腎衰竭(Renal Failure),若沒有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則可致命。現時本港有10, 000多名末期腎衰竭病者。
腎臟的主要功能為排泄身體內經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協調體內水分、電解物、酸鹼度、血壓等,製造紅血球激素及協助製造維他命D。腎臟功能如因某些原因長期受到嚴重傷害,是會影響其功能。身體內的廢物會累積且引發多種身體功能的問題,此為慢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可分以下階段
- 腎功能不全: 腎功能是正常的51% – 80%
- 腎功能衰弱: 只有25% – 50% 的腎功能
- 腎功能衰竭: 只有15% – 25% 的腎功能
- 末期腎功能衰竭: 腎功能少於10-15%
當到達末期腎功能衰竭階段,病人須要透過透析或腎臟移植以維持生命,否則可引致死亡。
早期腎病10大病徵
腎病及慢性腎衰竭在初期階段時徵狀並不明顯,可包括:
- 小便帶血 / 茶色尿 (血尿)
- 小便帶泡沫 (蛋白尿)
- 小便混濁 (尿感染)
- 小便赤痛、頻密
- 小便感困難、不暢順
- 小便排出小沙石
- 多尿、尿量減少、夜尿
- 腰腹疼痛
- 足踝或眼皮浮腫
- 血壓高
當腎功能降至腎功能衰竭階段(少於正常機能的25%),可能開始有尿毒症癥狀:
- 夜尿、尿量減少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 疲倦、臉色蒼白 (貧血)
- 皮膚痕癢
- 高血壓
- 氣喘
- 水腫 (足踝或眼皮浮腫)
- 神智不清、抽搐、昏迷
4類人患腎病風險高
以下疾病的患者有較高風險患上慢性腎衰竭:
- 糖尿病
- 腎小球腎炎包括紅斑狼瘡腎炎
- 高血壓
- 先天性腎病及有腎病家族病歷
8大習慣遠離腎病
以下建議可降低患上腎病及慢性腎衰竭的機會:
- 多喝清水以保持足夠尿量,可預防腎石及尿道炎。
- 注意個人衛生,免受尿道感染,女性及小孩為較易受尿道感染者。
- 注意飲食,避免進食過量鹽份、肉類,曾患腎結石者應避免高鈣、草酸的食物。
- 勿亂服用葯物,如風濕止痛葯、抗生素等。
- 預防其他疾病引起之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必須適當控制血糖及血壓。
- 各類尿道阻塞疾病必須及早矯正,如及早清除腎石、設法找出腎石原因。
- 定期檢查身體及檢驗小便,可及早發現腎病,如有血尿、蛋白尿等,需及早治療。
- 及早治療腎病,如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