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 預防泌尿道感染54% 醫生推薦1款飲品 效果媲美抗生素/益生菌

泌尿道感染| 預防泌尿道感染54% 醫生推薦1款飲品 效果媲美抗生素/益生菌

生活健康

廣告

不少人認為蔓越莓汁被認為能預防泌尿道感染。有內分泌科醫生就指出,蔓越莓中的某種成分確實能抑制大腸桿菌附著在膀胱內壁,從而降低感染風險,對於容易尿道感染的兒童,感染風險可顯著減少約54%。

研究證實蔓越莓有助預防尿道感染

台灣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生陳潔雯日前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她引述《Cochrane系統性文獻回顧》及《JAMA》兩篇研究,指蔓越莓(又稱蔓越橘、小紅莓)對泌尿道感染確有幫助。泌尿道感染通常由大腸桿菌等細菌侵入泌尿系統引起,導致頻尿、灼熱感及下腹或腰側疼痛等症狀。經常性反覆感染的女性、年幼孩童及接受放射治療的病患需特別注意。

陳潔雯解釋,蔓越莓中含有的「原花青素」(PAC)能抑制大腸桿菌附著在膀胱內壁,降低感染風險。簡單而言,這種成分讓細菌難以附著,從而更容易被沖走,達到預防泌尿道感染的效果。

預防功效堪比抗生素、益生菌

研究顯示,蔓越莓的預防效果與長期低劑量使用抗生素相當,但不會引起抗藥性問題,副作用也較少,是較安全的選擇。此外,蔓越莓在降低泌尿道感染發生率方面比益生菌更有效,雖然益生菌有助於維持腸道與陰道菌叢平衡,但在直接預防泌尿道感染方面效果不如蔓越莓。

預防女性泌道感染達26%

陳潔雯指出,對於泌尿道反覆感染的女性,持續食用蔓越莓製品可降低再次感染的機率約26%。對於容易尿道感染的兒童,感染風險可減少約54%。此外,曾接受膀胱癌或前列腺癌放射治療的人,術後補充蔓越莓可將感染機率降至約53%。

3類人士或不適用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從蔓越莓中獲益,例如孕婦、住在療養院的老年人及有膀胱排空問題的成年人。陳潔雯提醒,對於這些族群,平時多喝水、不忍尿、注意衛生,並遵循醫師建議的其他方法,也是有效的預防措施。若發生泌尿道感染,仍需就醫治療,必要時使用抗生素。蔓越莓僅是預防方法之一,並非治療感染的藥物。

約6成女性患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是常見於婦女的疾病。根據醫學文獻,每兩名婦女中即有一名曾經患上泌尿道感染,而約六成女性一生中曾經歷一次或以上有症狀的感染。泌尿道感染大部分情況由大腸桿菌引致,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腎炎。泌尿道感染的症狀通常很明顯,並有機會復發;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治療,後果可能很嚴重。

泌尿道感染症狀

  • 尿頻:次數頻密,但每次只能排出小量尿液
  • 小便時感到赤痛、灼熱
  • 尿液混濁,甚至帶血
  • 小腹脹痛(近恥骨位置),顯示膀胱感染
  • 如有發熱、腰背痛、作悶、嘔吐,顯示腎臟可能受到感染

為何女性有較高機會患上尿道炎?

女性比男性患上泌尿道感染的機會為高,主要由於生理結構有別:

尿道長度

男性的尿道長約15厘米,而女性的尿道只有5厘米,所以細菌容易直上膀胱,再逆流而上到達腎臟。

性行為的刺激

陰莖的進入,不但刺激性器官,也會把外陰部的細菌送入女方的尿道。

尿道的開口部位

男性尿道口開於陰莖前端,女性尿道口則開於外陰部,鄰接陰道口,也靠近肛門,又被大小陰唇包圍著。假如外陰不清潔或如廁後從肛門向前抹拭,便很容易受到外陰、陰道或者肛門內細菌侵襲而引起感染。

特別容易感染的時期

  • 懷孕期:膨脹的子宮壓着膀胱,令膀胱未能完全排清小便
  • 更年期:抵抗力減弱

泌尿道感染治療方法

  • 患者應按醫生指示完成整個療程的抗生素,不應中途停藥;否則細菌可能產生抗藥性,患者便需要較長時間服用較強勁的抗生素才能把細菌徹底消滅。
  • 患者應飲用大量開水,因為充足的尿量有助將細菌從尿道沖洗出體外。
  • 如患有糖尿病或尿道結石,應接受適當的治療,才能預防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預防方法

  • 保持個人衞生
  • 如廁後應從外陰由前往後至肛門抹拭
  • 要注意房事衞生,及後要排清小便
  • 避免使用含香料成分的肥皂、梘液、陰道灌洗液
  • 避免穿着太緊身或不透氣的褲(包括內褲)
  • 多喝清水
  • 避免習慣忍尿
  • 提高警覺,及早發現和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