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日注意|日本爆發肺炎支原體 病例連續兩周創新高 3類人士高危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常見細菌,透過咳嗽或打噴嚏時的飛沫傳播,潛伏期為2至3周。此病主要影響5至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病徵包括發燒、長時間咳嗽和流鼻水等。大部分輕症患者可自行痊癒,但重症者可能併發溶血性貧血和腦炎,尤其是長者及免疫力較低的人士風險較高,需格外小心。
肺炎支原體|感染病例創25年新高
據日本TBS電視台報道,截至10月6日的的一周內,約500間日本醫療機構統計顯示,肺炎支原體感染病例已連續6周增加,顯示傳播速度明顯加快,目前平均每間醫療機構有1.94名患者,是自1999年開始統計以來連續2周創新高紀錄。日本厚生勞動省警告,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感染病例或將進一步擴大,呼籲民眾採取必要的防疫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以及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等,以減低感染風險。
肺炎支原體|手足口病病例同增
與此同時,同樣多發於兒童、主要在夏季流行的手足口病病例亦持續攀升。截至10月6日的一周內,約3,000間日本小兒科醫療機構報告,每間醫療機構平均接收8.62位手足口病患者,病例數連續兩週超過警報標準的5位,顯示疫情有擴大趨勢。
肺炎支原體|部分患者對抗生素無效
另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肺炎支原體患者對抗生素產生了抗藥性。東京一間診所表示,自今年4月起,該診所已治療了83名肺炎支原體患者,其中有13人對抗生素出現抗藥性,令治療難度大增。隨著抗藥性風險增加,患者及醫護人員均需更加小心,治療方案或需進一步調整。
肺炎支原體|傳播途徑
衞生防護中心指出,肺炎支原體是一種細菌,可引致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主要透過飛沫傳播,潛伏期介乎2至3周。大部分患者的症狀輕微並可自行痊癒,但對於肺炎或嚴重感染者,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由於部分患者可能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因此治療方案需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作調整。
肺炎支原體|5大感染病徵
主要病徵如下:
- 發燒:大部分患者會出現持續的發燒症狀。
- 長時間咳嗽:肺炎支原體可引致上呼吸道感染,導致長期乾咳。
- 喉嚨痛:患者常會感到喉嚨不適及疼痛。
- 疲倦:感染後會出現疲倦乏力的症狀。
- 頭痛:部分患者會經歷頭痛,尤其是在感染初期。
肺炎支原體|3大高危群組
- 5至15歲兒童和青少年:此年齡段的群組最常見感染肺炎支原體。
- 長者:年長人士一旦感染,更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如肺炎、腦炎等。
- 免疫力低下人士:免疫系統較弱者,例如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更容易出現嚴重症狀。
肺炎支原體|5大預防方法
- 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以及用外科口罩掩蓋呼吸道分泌物,避免感染。
- 佩戴口罩:在發燒或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應佩戴口罩,避免進入擁擠或高風險場所,特別是高危群體。
- 環境清潔:定期清潔和消毒家庭及公共物品,使用稀釋家用漂白水或70%酒精消毒,以減少病菌滋生。
- 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定期運動和充分休息能增強身體抵抗力,避免吸煙和飲酒亦有助減少感染風險。
- 避免接觸高風險人群:感染者應避免與兒童、長者及其他抵抗力較弱人士接觸,以免傳播病菌。
肺炎支原體 vs 傷風感 5大不同
1.病原體的不同
一般傷風、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或腸病毒是由病毒引起,主要影響上呼吸道。而肺炎支原體的病原體是細菌,會在細胞生存,能造成肺炎,並影響上、下呼吸道,甚至其他器官如心臟。
2.病徵的差異
流感的常見病徵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和頭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而肺炎支原體除了上述病徵外,還可能出現氣促、皮疹和耳朵感染等,約有5%至10%患者會患上非典型肺炎。
3.潛伏期的差異
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1至4天,而肺炎支原體的潛伏期較長,約為1至4周,通常為3周。
4.診斷和治療方法的不同
肺炎支原體相對較難診斷,需使用專用且昂貴的核酸檢測劑測試,且一般常用的抗生素如巨環內酯(macrolides)對其無效,這常導致診斷延誤和治療困難。
5.判斷感染的方法
若在北上旅遊後出現傷風感冒症狀,且持續2至3天仍未消退,並伴隨皮膚或其他器官異常情況,有可能是感染肺炎支原體而非一般感冒,建議儘快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