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收費|急症室加價至$400 發高燒/心臟不適可免費? 拆解急症室分流準則、專科門診門診收費計算

急症室收費|急症室加價至$400 發高燒/心臟不適可免費? 拆解急症室分流準則、專科門診收費計算

生活健康
【急症室收費/急症室分流/加價/新收費】政府3月25日公布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為解決醫療系統長期存在的資源錯配、服務浪費及資助失衡問題,會透過分項收費、合理共付比例,鼓勵市民善用基層醫療,收費調整涵蓋住院及急症室、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化驗、照X光、超聲波、MRI,以及社康護理、日間老人科及復康服務等,其中急症室加價至每次$400;而專科門診也大幅加價,以每次取3款藥為例,每年診金連藥費由以往$190大增至$860。

急症室收費目錄

以下為6大類公營醫療項目的新舊收費對照:

一、急症室及住院收費

急症室:

  • 舊收費:180元/次
  • 新收費:400元/次(第一類「危殆」及第二類「危急」病人獲豁免)

住院急症病床:

  • 舊收費:250元/日
  • 新收費:300元/日(全包收費,包括化驗、造影、藥物、手術等)

日間程序服務:

  • 舊收費:250元/日
  • 新收費:維持不變

急症室分流標準

那麼急症室是如何分流?哪些病人會被歸類為「危急」及「危殆」?根據醫管局分流指引,分流護士會根據病人客觀(例如維生指數)和主觀資料(例如病人報告的主要症狀),及針對性的評估結果(例如心電圖、血糖或尿液測試等),將病人分流為第一至第五類別。於急症室負責分流的護士必須接受特別培訓及富急症室工作經驗,而醫管局急症科統籌委員會轄下的急症室護士發展小組委員會亦會定期於所有公立醫院急症室進行分流審核,以確保分流服務的質素。

急症室的醫護人員會因應病人的分流類別、傷病情況及檢驗與治療的不同階段,將病人安置於急症室的各個區域:

第一類:危殆

因嚴重事件或意外引致有即時生命危險,主要維生指標極之不穩,如心臟停止跳動、血壓低或呼吸微弱,這類病人不需等候,會立即由醫生進行搶救。

第二類:危急

主要維生指標處於邊緣情況,可能有生命危險,須於15分鐘內接受治療及密切監察病情。

第三類:緊急

主要維生指標較為穩定,但情況嚴重,必須盡早處理,最好在30分鐘內見醫生。

例如發高燒、跌倒致懷疑骨折或有嚴重扭傷、心臟不適等。

第四類:次緊急

情況較輕微,但需要處理,可以等候一段時間。

例如發燒、跌倒擦傷及腸胃不適等。

第五類:非緊急

病情輕微及穩定,如輕微擦傷,此類病人可以長時間等候,並沒有病情惡化的風險。

二、專科門診/普通科門診收費

普通科門診:

  • 舊收費:50元/次
  • 新收費:150元/次(與家庭醫學門診統一)

家庭醫學專科門診:

  • 舊收費:80元/次
  • 新收費:150元/次
  • 藥物新收費:每項藥物5元,最多處方4星期

專科門診:

  • 舊收費:135元/次
  • 新收費:250元/次
  • 藥物舊收費:每次15元起(每次最多24星期劑量)
  • 藥物新收費:每項藥物20元,最多處方4星期

專科門診新舊收費實例比較

有病人關注在新措施下,是否需要每4星期到醫院覆診取藥,變相醫藥費隨時貴10倍以上,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3月26日早上在電台澄清,「4星期」的說法並非指每次最多派4星期的藥物,只是收費計算單位,派藥份量仍然是以24星期為一個周期,因此病人並不需每月覆診。

假設一名專科門診病人,每次覆診需取3項藥物,每年診金及藥費新舊收費比較如下:

舊收費

  • 覆診費:$80 × 2 = $160
  • 藥費(每次$15):$15 × 2 = $30
  • 全年總開支:$160 + $30 = $190

新收費

  • 覆診費:$250 × 2 = $500
  • 藥費($20 × 3款藥 × 6個月)= $20 × 3 × 6 = $360
  • 全年總開支:$500 + $360 = $860

在新收費下,病人開支較以外增加$670,亦即增加3.5倍。

三、病理檢驗收費(新設分三級收費)

舊制度:大部分免費,不分項

新收費:

  • 基礎項目(如血紅素、腎功能、肝功能等):免費
  • 進階項目(如免疫抗體、特殊基因檢查):每次50元
  • 高端項目(如全基因組檢測、基因排序):每次200元

四、非緊急放射造影收費(新設分三級收費)

舊制度:全面免費

新收費:

  • 基礎項目(如X光):免費
  • 進階項目(如超聲波、乳腺造影):收費
  • 高端項目(如CT、MRI、介入造影):收費

六、社區醫療及復康服務收費

社康護理、社區專職醫療、日間老人科、復康服務:

  • 舊收費:55至80元
  • 新收費:每次100元

精神科社康護理及日間醫院服務:

  • 舊收費:免費
  • 新收費:維持免費

七、全年收費上限

  • 舊制度:無全年上限
  • 新安排:每人每年最高繳費10,000元(不包括自費藥械)

專科門診新安排下下,是否代表病人每月都要覆診取藥?

不是。醫管局已澄清,「每項藥物最多處方4星期」只是收費計算單位,實際派藥份量仍按醫生臨床判斷處理。部分穩定病人仍可一次過獲發數月藥物,無需每月覆診。

急症室新收費400元是否適用於所有病人?

不是。新制度下,第一類「危殆」及第二類「危急」病人將獲豁免費用。新收費旨在引導非緊急個案選用其他合適的門診服務,紓緩急症室壓力,確保資源集中照顧最需要的病人。

新收費制度下,哪些服務會涉及額外收費?

除急症室及專科門診加價,針對非緊急的病理檢驗及放射造影服務,按複雜程度收費。以病理檢驗為例,基本項目(如血紅素、肝腎功能)免費;進階項目(如免疫抗體檢查)每次50元;高端項目(如基因排序)則收200元。X光檢查仍免費,但CT、MRI等屬高端項目,將收取費用,目的是減少濫用,善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