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誤食保健品致腎衰竭4期 醫生揭忽略1件事釀禍 腎病惡化加快15年
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曾於其Facebook專頁分享病例,指該位70歲老婦已經確診糖尿病5年,其腎功能卻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出現嚴重蛋白尿、疲勞和貧血等症狀。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病變不會如此迅速地發展;從糖尿病引致腎臟損害到微白蛋白尿腎病變,通常需要約15年,再發展至尿毒症則需時約25至30年,然而事主卻於短短5年期間惡化至慢性腎衰竭第四期,顯然有其他因素加重了她的病情。
誤食保健品 腎病提早15年惡化
經過詳細問診後發現,老婦因擔心西藥會損害腎臟而未有按時服藥,並長期服用多達十幾種保健品。她的女兒曾勸阻她不要隨便服用保健品卻無果。洪醫生指保健品成分繁多,部分產品標籤上甚至列出50至60種成分,並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尤其是高磷和高鉀成分;對於腎病患者而言,飲食應以低磷、低鉀和低蛋白為主。故此患者如希望服用保健品必須挑選專為慢性腎衰竭患者設計的產品。
其後,洪醫生為患者處方保護腎臟的藥物,並要求她停止服用所有保健品。她嚴格遵從醫生的指示,經過3個月的治療後病情總算有所改善,腎功能恢復至第三期的水平。
10大傷腎壞習慣
洪永祥醫生在其YouTube頻道「腎寶思樂腎臟專科」中,分享了他從醫20年的經驗,指出導致腎病的十大不良習慣及生活方式:
1.水分攝取不足
缺乏足夠的水分會直接影響腎絲球的過濾功能,因此不應等到口渴才喝水。建議每日飲水量應達到體重的3%至4%。
2.高油鹽糖飲食
糖尿病、高血壓及痛風是腎功能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應減少外出用餐的次數,並減少使用過多的醬料。可以選擇使用天然的蔥、薑、蒜、辣椒及香料,並多攝取天然膳食纖維。
3.吸煙及空氣污染
吸煙和空氣污染不僅損害肺部,長期接觸還會影響血管和代謝功能。因此,吸煙者應盡快戒煙以保護腎臟功能。在空氣污染嚴重時,應關閉窗戶並減少外出。
4.壓力過大及捱夜
壓力和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系統失調,進而影響血壓和血糖的控制,是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因素。建議在晚上11時前入睡,並透過運動和冥想來減壓。
5.濫用藥物
現時在藥房容易購買抗生素、感冒藥及消炎藥等,導致藥物濫用。長期服用止痛藥可能會引致慢性腎臟損傷。若需服用成藥超過三天,應遵從醫生指示。
6.加工食物過量
受夜市文化影響,許多年輕人喜歡喝手搖飲料及食用加工食品,這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應多喝水及食用原型食物。
7.經常忍尿
由於擔心公共廁所的衛生問題,許多女性養成憋尿的習慣。這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甚至引發痛風及腎結石,長期下來會加速腎功能衰退。
8.久坐不動
研究顯示,每天坐超過六小時,每增加一小時的久坐時間,對健康的損害相當於吸兩支煙。建議在工作時盡量站立,或每30分鐘起來活動一下;下班後也應避免長時間躺在沙發上。
9.誤用保健品
洪醫生指出,長期食用不合適的營養保健品或錯誤進補可能導致腎衰竭。若需長期服用某種營養補充品超過三個月,應先諮詢腎臟科醫生,並定期檢查腎功能。
10.不當使用飲食容器
使用劣質的微波容器及色彩鮮豔的碗盤筷子,可能會不知不覺中攝入大量塑化劑及重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