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飲食|體重正常卻有高血壓 3種壞習慣必戒 醫生推薦多吃3類食物降血壓
1. 高血壓初期有哪些常見症狀?
高血壓初期通常缺乏明顯症狀,因此沒有定期量血壓的人難以預先察覺。少數患者可能會經歷頭痛、頭暈、心悸、呼吸急促及視力模糊等輕微徵兆,但這些往往不足以喚起警覺,直到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時才引起注意,所以高血壓被稱為「無形殺手」。在其長期影響下可導致器官的損傷,出現急性併發症的風險亦顯著增加。
2. 高血壓人士應避免哪些壞習慣?
壞習慣一:吸煙與過量飲酒
由於煙草中的化學物質會損害血管,導致炎症和動脈硬化,從而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每天飲用10克酒精,血壓便會升高約1mmHg,長期過量飲酒會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壞習慣二:高鈉食物
攝取過多的鈉會使血壓上升,因此建議日常飲食中減少鹽分的攝取,每日的鹽分攝取應以不超過5克為指標。
壞習慣三:高糖高脂飲食
肥胖會進一步加重高血壓的風險,高血壓人士宜盡量減少吸收過多糖分和脂肪,避免進食高鈉食品、加工食品、肥肉及飲用含糖飲料,而肥肉可應選擇瘦肉或魚肉取代。
3. 哪些食物特別適合高血壓人士?
建議高血壓人士採用「得舒飲食」 (DASH diet),可多吃以下食物:
- 綠葉蔬菜:如菠菜和羽衣甘藍含豐富鉀質,有助腎臟排出多餘的鈉,以降低血壓
- 柑橘類水果:如西柚和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類黃酮,對心臟健康有益,特別適合高血壓人士
- 鯖魚和三文魚等魚類:提供奧米加-3脂肪酸,有助減少炎症,並降低血壓
這種飲食方法主要包括蔬果和全穀物,也包含脫脂或低脂乳製品、魚肉、家禽和果仁,亦應攝取充足的鉀質、鎂質及鈣質,選擇低脂、白肉、低糖及不含添加糖的飲品。
4. 迷思一:肥人才會高血壓,瘦人不會有?
高血壓並非僅限於肥胖者,外表瘦弱的人也可能患上高血壓。雖然肥胖是高血壓的重要風險因素,過多脂肪積聚會增加心臟負擔和血液循環需求,導致血壓升高,但纖瘦人士也可能因遺傳因素、飲食不當或生活習慣不佳而出現高血壓。
研究顯示,即使體重正常,但若長期處於高壓生活、缺乏運動及高鹽飲食,也可能引發高血壓。因此無論體型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檢查血壓才是應對方法。
5. 迷思二:血壓藥一食要食一世,不要隨便開始食?
許多人對高血壓藥物存在誤解,認為一旦開始服用就必須終身依賴,這使得他們對藥物治療產生抗拒。事實上,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等嚴重併發症。
雖然大部份藥物需長期服用,但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檢視藥物的劑量及使用時間。透過改善生活方式,有些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逐步減少或停用藥物。了解正確的用藥觀念,有助於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6. 迷思三:長期服用降血壓藥會傷腎?
適當地服用降血壓藥物並不會對腎臟構成危害,反而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壓,避免腎功能惡化。高血壓會導致腎絲球受損,進而引發蛋白尿和腎功能下降,因此控制血壓是保護腎臟的關鍵。
某些降血壓藥,如ACE抑制劑和ARB,除了降血壓外,還能減少腎絲球的壓力,降低腎臟損傷的風險。然而,在使用降血壓藥時,需定期監察腎功能,以避免因脫水或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而引發急性腎衰竭。
7. 還有哪些有關高血壓的常見謬誤?
謬誤一:高血壓無法預防
實際上,可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減少鹽份攝取和規律運動,來降低高血壓風險
謬誤二:血壓數值正常便不再理
許多人認為只要血壓數值正常就可以不再關注,但血壓應該定期檢測,因為它可能隨時間波動,因此應定期檢驗留意
謬誤三:老人才有高血壓
最許多人認為高血壓僅影響老年人,但其實年輕人同樣可能受到影響,尤其是那些有不良生活習慣或家族病史的人
8. 你對高血壓人士日常生活有何建議?
貼士一:採取「得舒飲食」
即多吃蔬果、低脂奶類製品、魚類及全穀類食物等,同時減少進食高鈉、高飽和脂肪或高膽固醇食物。(詳細參考第4條)
貼士二:每週至少150分鐘運動
其次,保持理想體重和進行適量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度運動,如快走或游泳,對降血壓很有幫助。
貼士三:避免熬夜
維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並保持輕鬆心情減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