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

月經迷思|週期超過35天或有婦科隱患? 月經出血量、經血顏色反映健康資訊

婦科產科

廣告

月經異常是許多女性關注的健康議題。當月經的長度、流量或規律性發生變化,可能代表身體發出了某些信號。生殖醫學專科麥思敏醫生為大家分享更多資訊,包括月經週期的基本知識、出血異常的可能原因及相關健康問題進行解析,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身狀況。
月經 生殖醫學專科麥思敏醫生為大家分享經期迷思相關資訊(圖片來源:設計圖片)
生殖醫學專科麥思敏醫生為大家分享經期迷思相關資訊(圖片來源:設計圖片)

正常月經週期的定義與出血量標準

正常的月經週期通常從一次月經的第一天計算,到下一次月經的第一天為止。雖然平均週期約為28天,但21至35天的範圍也被視為正常。

月經的正常出血量通常介於30至80毫升之間,相當於5至6片衛生棉或3至4個衛生棉條。出血量超過80毫升可能屬於月經過多,而血量偏少則可能是月經稀少的表現。月經的持續時間通常為3至7天,並且隨著週期進展,出血量會逐漸減少。

長週期月經3大原因

季經指的是月經週期超過35天的現象。這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荷爾蒙變化:排卵不規則、卵巢功能障礙或甲狀腺問題可能影響週期。
  • 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此症狀可能導致週期延長或經期不規則。
  • 壓力與體重變化:壓力過大或體重變化劇烈可能影響排卵,進而導致月經延遲。

而長週期月經可能會對生活乃至身體造成不同影響:

  • 經期難以預測:不規則月經使日常計畫難以安排。
  • 生育困難:排卵問題可能影響懷孕機會。
  • 健康風險:長期月經不規則可能與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問題相關。

4個因素影響月經週期變化

月經表現每月可能有所不同,影響因素包括:

  1. 荷爾蒙變化:影響卵巢功能,使月經時間長短不一。
  2. 壓力與情緒:過大壓力可能導致經期提前或延遲。
  3. 生活習慣: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劇烈減肥等因素可能影響經期。
  4. 疾病或藥物影響:甲狀腺疾病、多囊卵巢症候群、避孕藥等均可能影響月經週期。

如果發現月經長期不規律、間歇性出血,或經血量異常,建議及早諮詢醫生。

月經出血異常4大類型

出血異常可能由不同原因引起,常見類型包括:

  1. 子宮異常出血:月經期間或非月經期間出血,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肌瘤、息肉等疾病有關。
  2.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由於荷爾蒙失調,可能導致不規則出血或月經量異常。
  3. 排卵性功能失調子宮出血:排卵不規則或延遲影響經期,造成出血異常。
  4. 無排卵性功能失調子宮出血:當卵巢未正常釋放卵子時,荷爾蒙水平失衡,導致不規律出血。

這些問題可能與壓力、疾病或特定藥物有關,應及早尋求醫生診斷與治療。

月經顏色與健康狀況的關聯

月經顏色可能提供一些健康資訊,但並非診斷標準:

  • 鮮紅色、深紅色:代表新鮮血液,通常是正常現象。
  • 咖啡色:可能是舊血殘留,通常出現在經期開始或結束時。
  • 粉紅色:可能是月經量較少,或與荷爾蒙變化有關。
  • 黑色:代表血液在體內滯留較久,可能與子宮內膜狀況有關。
  • 灰色、黃橘色:可能表示感染,應立即就醫。

維持健康月經週期的方法

  1. 飲食均衡: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B、鐵、鈣等營養素。
  2. 規律運動:適度運動有助於維持荷爾蒙平衡。
  3. 壓力管理:練習冥想、瑜伽等放鬆技巧。
  4. 確保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影響荷爾蒙調節。

月經週期不規律需要看醫生嗎?

如果月經週期持續不規律,或伴隨嚴重疼痛、大量出血等症狀,建議就醫檢查,確認是否有潛在健康問題。

經期出血量過多怎麼辦?

如果出血量大於80毫升,且伴隨頭暈、疲勞,應考慮是否有貧血問題,可透過飲食補充鐵質,或就醫尋求治療方案。

避孕藥會影響月經週期嗎?

避孕藥可能改變月經週期,使經期變輕或減少,但停藥後多數女性的週期會恢復正常。如有異常出血,建議諮詢醫生。

圖片來源:設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