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紅眼症屬明顯症狀? 腺病毒症狀、診斷、治療方法
廣告
天氣變化劇烈,不少市民相繼生病,尤其是長者與兒童屬於高風險群體,除了常見流感引發呼吸道不適、腸胃不適、「腺病毒」亦是另一個常見的疾病,兒科專科醫生羅悅河為大家詳細講解相關資訊。
香港常見的腺病毒類型
腺病毒是一組常見的病毒,能夠感染人體的黏膜,全年均可出現,並引發多種疾病。腺病毒種類繁多,已有超過50個血清類型。雖然在香港未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部分類型的腺病毒較為常見,並可導致不同症狀。
腺病毒4大症狀
不同類型的腺病毒可引起不同病徵,常見包括:
- 呼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水、化膿性扁桃腺炎。
- 腸胃不適:腹痛、嘔吐、腸胃炎症狀。
- 眼部感染:部分患者會出現紅眼症,即眼睛發炎、充血。
- 持續發燒:兒童感染後,可能持續高燒一星期,令家長憂心。
如何診斷腺病毒?
醫生可透過臨床評估判斷是否感染腺病毒。坊間流行的「六合一快測棒」可快速檢測腺病毒抗原,但準確度不及核酸檢測、病毒培養或抽血檢測。部分腺病毒血清類型會導致結膜炎,眼睛充血發紅,這就是俗稱的紅眼症。
腺病毒與流感的區別
腺病毒與甲型、乙型流感屬不同病毒,但同樣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或接觸患者分泌物而傳播。而腺病毒的潛伏期一般為2至14天。
家長應如何照顧感染腺病毒的孩子?
- 讓孩子服用退燒藥,密切觀察精神狀態。
- 注意是否有併發症,如咳嗽加劇、呼吸困難(可能為肺炎)、耳痛(可能為中耳炎)。
- 若出現腹瀉或嘔吐,確保補充足夠水分。
- 若持續高燒或症狀嚴重,應立即求醫。
腺病毒的治療方法
大多數腺病毒感染會自行痊癒,醫生通常處方退燒藥、止咳藥或收鼻水藥以緩解症狀。若患者免疫力較弱,可能需使用抗生素防止二次細菌感染。目前存在抗腺病毒藥物,但主要用於重症患者。
腺病毒可能引發的併發症
腺病毒感染後,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併發症,例如:
- 肺炎
- 中耳炎
雖然成年人也可能感染腺病毒,但兒童、長者及免疫力較弱人士的感染風險較高,且症狀可能較嚴重。
如何預防腺病毒感染?
- 保持個人及環境衛生:經常洗手,避免觸摸口、鼻、眼。
- 佩戴口罩:如有呼吸道症狀,應佩戴口罩以減少病毒傳播。
- 消毒環境:定期使用稀釋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接觸頻繁的物品。
- 避免共用個人物品:如眼藥水、眼部化妝品等。
- 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充足睡眠、恆常運動。
感染腺病毒後的飲食建議
- 保持正常飲食,確保足夠水分攝取。
- 若有腹瀉,應避免高糖分飲料,如果汁,以免加劇腹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