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肺癌10年不復發 名醫分享逆轉癌症5招 公開抗癌餐單2類食物最護肺
醫院院長患肺癌 切腫瘤5個月又復發
台灣南基醫院協同院長蔡松彥在節目《健康2.0》中分享了他的抗癌經歷。蔡院長一向不吸煙、不喝酒,並熱愛行山等戶外活動。然而,在2014年的一次例行健康檢查中,他意外地被診斷出患有肺腺癌合併鱗狀癌第二期,當時預計5年存活率僅50%。為此他立即接受了左上肺葉腫瘤切除手術,隨後進行化療,身體逐漸康復。
化療結束5個月後,蔡松彥的胸部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肺葉出現多顆結節,分佈廣泛且過小,無法進行穿刺切片診斷。面對癌症可能復發的情況,蔡院長沮喪之餘亦開始思考如何自救。
![肺癌 抗癌 蔡松彥本身不煙不酒且愛好運動,不料仍然罹患肺癌。(圖片來源:網上圖片)](https://imgs.orientalsunday.hk/wp-content/uploads/2025/02/doctor.jpeg_1140x855_116462936267a4732b5860e-1024x768.jpg)
或因全素飲食及遺傳致癌
蔡松彥估計,全素飲食可能是癌症復發的原因之一;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全素飲食需要配合適當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油脂比例。他發現自己在全素飲食期間,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過高,導致營養失衡,可能刺激細胞增生,誘發癌症復發。此外,家族遺傳亦可能是他罹患肺癌及復發的原因之一,因為他的叔叔曾患肺癌,家人中也有鼻敏感患者,家族成員的肺功能普遍較弱。
親試48種抗癌療法
面對癌症復發的危機,蔡松彥在主流療法之外,嘗試了多達48種非主流方法來緩解病情,包括中藥、保健食品、針灸、低醣生酮飲食、免疫療法、精油療法、斷食、氣功、太極拳、靜坐等。最終,他發現堅持5大飲食原則是預防癌症復發的有效方法之一。
5大抗癌飲食原則
1.低碳飲食
蔡松彥強調,抗癌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不可或缺,但需減少攝取。生酮飲食與低醣飲食概念不同但相關,低醣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約佔30%,而非生酮飲食的10%。
2.攝取優質油脂
由於減少碳水化合物,熱量需來自蛋白質和油脂。抗癌油脂應以Omega-3為主,這種油脂可從深海魚、堅果、橄欖油等獲得。
3.多攝取菇類與藻類
褐藻糖膠中的褐藻在動物實驗中對肺部有益,藻類是良好的食物來源。
4.增加蔬菜攝取量
根據最新標準,每天應攝取5份蔬菜和2份水果,但大多數人未達標。
5.補充益生菌
發酵食品如納豆、味噌湯、泡菜、乳酪等含有益生菌,對健康有益。
蔡松彥強調,他的飲食原則基於研究報告,抗癌飲食以清燙為主,避免大火炒菜,以保留維生素,並搭配優質油脂如亞麻仁籽油或苦茶油。
最後,蔡松彥亦不忘勉勵罹癌朋友,稱「沒有醫不好的癌症,只有醫不好的心。」只要願意改變,確實往健康的生活型態持續努力,並配合主流醫學的治療,不管任何型態的腫瘤或腫瘤期數的病患,依他實際輔導個案的經驗顯示,都有極大的機會重獲健康人生。